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之劳动教育
(2017-04-17 20:13:57)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之劳动教育
一、途径和内容
(一)劳动教育的内容
(二)晨间劳动
(三)午间劳动
午间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饭前准备工作、饭后清洁工作的训练。
二、实施方法
1、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将体育课、课间活动、晨练设为平台,充分实施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掌握基本的技能。我们认为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2、午间劳动使学生的双手变得灵巧。午间劳动每班有老师轮流指导和高年级学生带领学生进行劳动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3、晨间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机。每天有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带领学生在教室劳动。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模仿,得到锻炼。
4、将劳动的学习与班级红苹果奖励、物质奖励相结合。教师将劳动要求融入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中,将红苹果奖励和物质奖励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劳动的兴趣,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5、将劳动的学习与各项展示活动相结合。通过劳动小竞赛、劳动成果的展示评比,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劳动能力。
三、效果体现
2、劳动教育,有助于发展和形成智障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劳动对学生的个性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劳动的目的任务具体、明了,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在完成任务时,他们也有获得赞扬的愿望,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智障学生缺少坚定意志,对学习困难大,没信心。老师从小入手,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将劳动中培养的自信心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
3、劳动教育有助于发展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让学生参加劳动,多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对工作的责任心,使学生了解劳动、体验劳动的价值,学会劳动,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4、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劳动是可教育训练的,虽然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而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同,学生进步的程度不同。一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
四、教育反思
这是我们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所进行的一个方面,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如:如厕;穿脱衣物;个人清洁等。我们会将各个方面逐一训练的。
前一篇: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后一篇: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