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诺日朗卡游记

标签:
甘南夏河县诺日朗卡观景台佛塔西浩尔村 |
分类: 游记 |
文、图/江边鸟
早晨离开夏河县城,沿着蜿蜒的同夏公路往甘加秘境方向出发。这是一条峡谷山道,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两侧绿草如茵的高山上牛羊成群。
车子爬上一个高坡,眼前一片开阔,嫩绿的青草像是大地铺上的柔软绒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能看到几匹悠闲的骏马在草原上漫步,有几头黑白相间的牦牛,不紧不慢地在草地里寻觅着食物,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路遇诺日朗卡观景台,停车观景。
登上观景台,只见远处的山峦巍峨壮观,有的山峰被积雪覆盖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像是大地戴上了一顶顶圣洁的白帽。天空也变得格外湛蓝,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几朵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般飘浮在空中,与远处的山峦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山水画卷。
山顶上有一块巨石,分别用藏文、中文、英文雕凿着“诺日朗卡观景台”几个大字,标注的海拔是3397米。离巨石不远处,矗立着一座洁白的佛塔,整座佛塔通体洁白如雪,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仿佛是用最纯净的云朵雕琢而成。塔身圆润光滑,每一处线条都流畅自然。塔基宽阔而稳固,由厚实的石块砌成,仿佛是在大地深处深深扎根,承载着整个佛塔的重量与庄严。佛塔中还摆放着一些酥油灯,灯火摇曳着,火光虽然微弱,却始终不灭,那是信徒们虔诚的心意在燃烧,让整个佛塔都被一种圣洁的光芒所笼罩。
塔身如莲花、宝瓶、法轮,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寓意,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佛塔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五彩的光芒,与洁白的塔身相互映衬,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的氛围。
佛塔的周围,环绕着一圈经幡,迎着凛冽的山风经幡猎猎作响,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风中舞动的经幡,仿佛是在吟唱着佛经的梵音,诉说着神秘而虔诚的故事。在阳光的照耀下,经幡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原、巍峨的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经幡是藏地人民内心信仰的外在体现,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经幡都将继续在风中飘扬,见证着藏地的历史与变迁,传递着那份永恒的信仰与祝福。
站在观景台上,眼前豁然开朗,那壮阔的景象让人震撼不已。脚下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山脉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是大地的筋骨。远方的山谷中,几处村落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炊烟从村落中袅袅升起。远处一片湖水泛着粼粼波光,仿佛是一条银色的丝带在草原间舞动。远处高山还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如梦如幻,将整个高山草原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一切的烦恼和疲惫都在这壮丽的景色中消散得无影无踪。
下了观景台,继续沿着同夏公路往前走,来到了西浩尔村。这是一个古朴的藏族村落,就在同夏公路旁,这里有原始的藏族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村口的经幡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在吟诵着古老的经文。村庄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藏式民居,房屋大多是用夯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墙刷着白色的石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屋顶上堆放着整齐的柴火,烟囱里飘出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燃烧的清香和酥油茶的醇香。
在西浩尔村前,一泓湖水宛如大地遗落的明珠,静静镶嵌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绽放着独有的光彩。湖面在阳光的轻抚下,波光粼粼,细碎的金芒随着微风跳跃闪烁,似无数灵动的精灵在欢快舞蹈。湖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摇曳的水草清晰可见,在光影的交织中,演绎着一场无声的水下梦幻之舞。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相映成趣,山峦的身影倒映在湖中,虚实相生,分不清究竟是山在水中,还是水在山间。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偶尔投下一片阴影,为湖面添上一抹别样的色彩。水鸟贴着湖面低飞,清脆的啼鸣声打破了周遭的宁静,它们时而轻点水面,激起一串晶莹的水花,而后又振翅高飞,融入那片湛蓝的天空。
西浩尔村前的湖水,就这样以它宁静而又灵动的美,默默诉说着大自然的慷慨与温柔,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令人沉醉的风光。
站在西浩尔村前的湖畔,目光越过那片澄澈如镜的湖水,湖对面的度假村宛如一片梦幻的世外桃源,静静诉说着独属于草原的浪漫与风情。
湛蓝如宝石的天空下,一大片洁白的毡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翠绿的草地上,远远望去,恰似繁星坠落草原,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融,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毡房的穹顶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晕,袅袅炊烟为这片宁静的度假胜地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这里不是热门景点,只是偶尔有几位路过的游客驻足欣赏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