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行之三(东炮台游记)

标签:
烟台东山栈桥东炮台克虏伯大炮月亮湾 |
分类: 游记 |
文、图/江边鸟
离开东山栈桥,沿着滨海路北行,一会就到了东炮台景区。
东炮台风景区位于烟台市中心风光最秀丽的滨海北路,因景区内岿岱山上一座保存完好的清末炮台而得名。东炮台西与烟台山呼应,北与芝罘岛遥望,东可看崆峒岛,南可见玉岱山。
路旁有一块巨岩,上面雕凿着“东炮台”三个黄色大字。景区门前是一个小斜坡,爬上小斜坡,左侧是停车场。景区大门是个城墙式的高墙拱门,高大的城墙似乎是由石条建筑而成。在正面拱门的上方,镶嵌着4块汉白玉石板组成的4字匾额,匾额长3米,宽1米,每块汉白玉石板上凿刻一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自右往左读为“表海风雄”;自左往右读,为“雄风海表”。究竟是读“表海风雄”还是读“雄风海表”?听说曾经引起过争论。由于没有落款,对这4个字的读法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说,从左向右读作“雄风海表”是正理;也有人说,从右向左读作“表海风雄”讲得通。可谓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到底应该怎样读,一直没有定论。但来过此地的人们,无不对炮台拱门之上的四个大字侧目。
拱门上,有石雕图案,似乎是雕刻着精美的二龙戏珠拱型石雕图案。
这是一个对老人免费的景点,但疫情期间,要扫码才能进入。
烟台市有两个炮台,一个东炮台,一个西炮台。东炮台,为清末所建,与西炮台遥相呼应;这里集百年历史沧桑、人文古迹遗址、海岸国防要塞、滨海自然风光生态于一体,乃国内罕见、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景区。
迈过拱门,是同字型的一长溜房舍,这里房屋都是展室,听说展出有人物铜像、出土的文物、历史照片以及一些珍贵文献;还有冰心的纪念室,可惜今天展室均没有开放。
展室的两侧有台阶可上山,岿岱山是座低矮的小山,景区三面临海,岸线蜿蜒、水质清澈、礁石奇异、风光旖旎,曾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可与地中海沿岸相媲美的海域”。
山顶上有座古炮台,炮台上有几门“克虏伯”巨炮。德国的克虏伯大炮为当时最先进的后堂炮,外观非常威武,大炮自重45吨,口径21厘米,炮管长12米,炮身可以360度转动,炮管可以仰俯45度,后膛进弹,拉线式发射,射程可达万米,威力可见一斑。听说这是由德国技师设计督造,耗银达100万两。
百多年前,北洋大臣李鸿章经过考证,发现这里是难得的海防重地,于是奏请光绪帝在此兴建炮台,并请德国技师督造安装了当时技术较先进的克虏伯大炮。于1894年建成了这个东炮台,一度成为大清王朝无以伦比的海防重器。
120多年前,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在洋枪洋炮的逼迫下,清廷与外国列强签定了《辛丑条约》,炮台山上的克虏伯大炮的炮机被拆除,昔日海防重地沦为摆设。直到被迫拆除时,东炮台上的克虏伯大炮和数十门速射炮,均一炮未发。
东炮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海防设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炮台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也是烟台近代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在旖旎的海岸线上,昔日,这里是抵御外敌的要塞;今天,这里成为人们追忆历史、临海观涛之地。古炮台不但可供人们观赏,还可以进行军事炮火演习,重现当年历史,激发人们的缅怀之情。看那几门克虏伯大炮昂首天空,似乎在述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励着现代的人们砥砺前行的步伐。
站在古炮台遗址上,凭栏远眺祖国黄海的千里海疆,碧海澄波、山光海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养眼的同时,心中翻腾激荡起百多年前、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的甲午海战、陆战风云,耳畔呼啸着清军舰船、炮台发出的炮火子弹,将士们壮烈殉国的呐喊。
漫步东炮台,烟台的海一览无余。每一处景点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每一个景色都抒散着大海的豪情。山光、海色、人文、遗址,增添了古炮台的无限魅力;阳光、沙滩、碧海蓝天、美景神韵展现出古炮台诗情画意的风景线。绚丽的滨海风光,蓝天大海和海鸟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东炮台上还有许多的人工壕沟、掩体、地堡等。领略着这百年海防雄风,抚摸着尽显沧桑的古炮,穿梭在炮台,克虏伯大炮与速射炮之间,眼前一幅幅凝固的历史真实画卷,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一段段血与火的国殇故事。
山崖下就是海滩区,但现在的海滩区改为海豹湾区了,要收费,一人收费80元,太贵了点,没有去看海豹。
在东炮台的北侧,是个小海湾,这里山石、海水、港湾融合一体,很有气势。海水退潮了,海湾露出许多卵石。在小海湾的拣拾滩是体验“渔家乐”的好去处,在这里赶海、垂钓、野炊、和大海亲密接触,可以尽享海洋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一东一西两座岬角拥着这片新月形的海湾,海水清澈,沙滩平缓,卵石晶莹,风轻境幽。一道宽约一米,约二十余米长的木石长堤和一道百多米长的塑料浮桥就像两道长长的破折号,从两个方向静静地伸向海中交汇在一起,这里便是月亮湾。
在那道海堤上矗立着一座半月形的雕塑,在半月形雕塑的内弧线雕刻着一位老人的头像,老人的表情慈祥,微笑着看着观光者,那出神入化、慈祥善目、惟妙惟肖的月老雕像,犹如从童话世界走来。月老是爱情的象征,这是一座具有美好传说和被人们寄予美好愿望的雕塑,这里成了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必到之地,赢得了市民的喜爱。谈恋爱的青年人在这里海誓山盟,请月老人作证。披上婚纱的新娘提起纱裙,满脸幸福地挽着新郎的胳膊,小心翼翼地越过海堤,来到月老人的雕像前,留下幸福的倩影。
周围的拦扞上挂满了作为青年男女爱情象征的“同心锁”。据说,这一把把锁能够锁住爱情,能见证海誓山盟。大海是爱情,爱情是大海,构成了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