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城广场游记

标签:
济南市泉城广场泉城标志芙蓉街 |
分类: 游记 |
文、图/江边鸟
从济南如家酒店(泉城广场店)过了黑虎泉西路,就是济南的泉城广场啦。
黑虎泉西路与泉城广场由护城河相隔。这条护城河称为“济南环城河”,别称泺水、泺河等。这是一条全部由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流,最终流入大明湖。河道宽 10-30米,河道两侧全为绿地和树木,沿着护城河已经构建成了环城公园旅游带。听说这条济南护城河还全线通航,游人可以乘游船环游老城区特色风貌。沿着护城河散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泉城广场是济南的中心广场,它处在山、泉、湖、河、城怀抱之中,北边是旧城区,西面是趵突泉,南面是千佛山,东面是解放阁。泉城广场东西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是市民休息盘桓的胜地。
泉城广场南北两侧为四季花园,绘成了一幅“三季花开、四季常绿”的景观。南侧花园主要以花为主,北侧花园则以花镜绿地为主,外围植有黑松、雪松等常绿灌木,绿色郁郁,给广场增添了无限活力。






泉城广场最显眼的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泉标”。济南别称“泉城”,泉就是济南的标志,泉城广场上的“泉标”很是雄伟壮观,那是一个大型铜制异形曲杆主体雕塑的“泉”,雕塑呈天蓝色,高三十多米,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可能代表着趵突泉那永不停歇的三股泉水;中间还镶嵌着一颗又大又亮的明珠,可能比喻泉水就是济南明珠的寓意。从雕塑的外形上看,泉标取自篆书“泉”字意象造型的神韵。地面铺装图案源自史籍对泉池的描述,并配置七十二股源泉及四组泉群。动静互补,极大地丰富了泉标的形象及环境艺术魅力。泉是济南的灵魂,泉标就是泉城的点睛之笔,它昭示着泉城淳朴清雅的地方特色和悠久深沉的历史文化。






在广场东头高大的建筑是山东省科技馆;泉标东侧的地下负一层是大型购物广场,那里还有麦当劳、85度C等等。
广场南侧的文化长廊,是泉城广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呈圆弧状,墙身嵌以中国传统柱式造型,那里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和名人的铜雕塑像,体现了传统文化内涵。文化长廊前为荷花音乐喷泉,是广场的一道风景线。
在广场中央,旗杆上飘扬着庄严的国旗,国旗下“泉城广场”四个大字铭刻在花岗岩石板上,在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






站在广场上往西看去,一座高大的摩天大楼展现在眼前,那就是济南绿地中心,听说那个济南绿地中心的普利大厦,高达303米,是济南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泉城济南的城市名片。
广场上除了条石铺设的地面外,还有很多的绿地和花草,百花争艳,绿草如茵。广场上有很多的雕塑,泉城广场充分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特点,结合城市风貌与人文景观,创造浓郁泉城特色,延续齐鲁文化渊源,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这里是群众集合活动的场所,听说一些有意义的大型公益性活动和宣传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已成为济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休闲的好地方。






在泉城广场西侧,有一座石刻作品--《泉城颂》,诗作博古通今,描述了泉城济南深厚的自然人文底蕴,表达了当代济南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
在泉城广场的西端,有一组仿铜雕塑,这组雕塑的内容反映了古代济南人泉水酿酒从蒸馏,交酒,储存的过程。雕塑很形象,栩栩如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离开泉城广场,往北跨过黑虎泉西路,穿过榜棚街到达泉城路,几百米的路,就到了泉城路北侧的芙蓉街啦。
芙蓉街,位于济南市中心,南临泉城路,街长四百多米,宽约五、六米,是一条具有济南特色的商业老街,因街中有芙蓉泉而得名。听说附近有古时的府衙、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这里还是元、明、清时期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之地,曾是济南府最繁华及商贾聚居的地方。






芙蓉街十分的热闹,充满着商业活力,无数的小商小贩,在路两边各据一摊或一店,各色小吃琳琅满目。街上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走进芙蓉街,脚下是不平的水泥路面,眼中是一个个的小吃店,鼻中是各色小吃的香味,耳中是各路小贩的吆喝。现在的芙蓉街,是黄金宝地,商机无限,以小吃闻名。对于大多数外地人来说,来芙蓉街就是冲着小吃来的,许多逛街购物的人饿了累了都会来这里吃饭,几元钱就可以混个饱肚。这里的白天,夜晚都是这样热闹的,但这热闹是市井的,是锅碗瓢勺叮叮当当的热闹。
走进芙蓉街就好象走进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历史博物馆,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陈迹渐少,但从沿街二层小楼的精美木刻仍可推想出当年老街的繁荣。
我和太太及外孙女也在街上尽情地买着喜爱的小吃,还边走边吃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