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2018-10-31 05:57:37)
标签:

新疆

天山

吐鲁番

交河故城

城市废墟

分类: 游记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文、图/江边鸟

早晨8点离开的巴音布鲁克镇,沿着G218国道经巴轮台翻越天山,过和静县,又沿着G3012国道于下午7点多到达了吐鲁番。

吐鲁番,有着众多苍凉奇特的西域风光名胜,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交河故城,便是其中之一。

在交河故城入口处,有一陈列馆,是一座唐式建筑,里面展示有故城沙盘、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通过讲解员的解说,知道了这里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美的城市废墟。

乘坐区间车从陈列馆来到故城景区。十几年前我就参观过交河故城,那时候只是在景区门前买票就直接进入景区了,现在却要增加几公里的区间车,似乎所有的景区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收取游客的费用。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城西,气势恢宏,凌峻险绝,呈柳叶状踞于两水相夹的30多米高的黄土悬崖上,其地理位置之险奇令人叹为观止。它是秦汉前西域车师前国所建,并为车师前国的都城。

过了检票口,跨过一个小广场,沿着那黄土斜坡来到了交河故城的南城门,这是条劈崖而开的豁口。导游说,这是古代的主城门,由于战争的破坏,城门上端坍塌的原故使看似一条普通的豁口。

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为雅尔果勒阔拉,建于雅儿乃孜沟的悬崖平台上,南瞰盐山、北控交河,四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河水在土崖北端分流,在南端合流,故称此地为“交河”。

进入南城门,中间是一条笔直而宽敞的中央大道,大道长数百米,宽约数米,这条横贯南北的中央大街又叫子午大道,是故城的中轴。大道随着自然地势从南至北仰升,它通向最北端的寺院区,并把全城分割为3个区域:民居、寺院和贵族区。导游说大道西侧的建筑墙矮室小,为密集的民居;东面建筑高大,是贵族区和军队驻地。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子午大道两旁,矗立着一座座高厚的街墙,整座故城遗址全是土建筑,有的高大有的低矮,有的有几层高,整座故城均是残墙断壁。故城的建筑特点不仅是下挖院落掏洞为室,城内所有的街巷通道也没有窗户,民居庭院均由土墙包围,这种独特的设计可能是出于西域防风沙的需要。交河故城因其奇特的建筑特点而历经千多年风风雨雨不朽,成为了世界生土建筑的奇迹。这座废城的建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没有城墙,四周崖岸壁立,形成天然屏障;二是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城址中普遍采用在土崖地面上挖去墙与台基以外的生土,使之形成墙与台基。城中建筑物多用生土墙支撑屋顶。多层建筑物则在相对的交河故城墙面上对称地挖出椽孔,用木椽承接楼板。有的下层是生土墙或券顶窑洞,上层以版筑泥垛起来的墙壁支撑木构顶架,屋顶多用泥土覆盖。导游说,现存的交河故城为唐代遗存,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的最好的土建筑城市。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南北、东西向垂直交叉、纵横相连的街巷,把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似乎是在向游人展示着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可惜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

在中央大道的一侧,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上部残留着土筑围墙,由深入到地下的台阶踏步进入下沉式天井庭院。庭院为方形,里面三面开设4个窑洞住房,天井院和窑洞很宽敞,顶上有十多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60米,与南北大道相通。导游说,这里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这个地下庭院外是城内唯一一处广场,当年的车师人就是在这里进行贸易活动的。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官署区北,有一处奇怪的墓地,几百座大都是4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墓穴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埋葬着几百个婴儿,导游说这是婴儿墓,没有姓名没有墓志。交河城内有很多谜,婴儿墓也许也是难以解开的谜。

大道的尽头是由木板搭成的观景台,观景台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还看到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导游说,这片寺院是全城最大的佛寺,称为大佛寺。在那即将落山的夕阳下,隐约还能看到大佛寺板筑垛泥起的院墙、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等。放眼望去,寺院、佛堂、佛塔栉比林立,规模壮观。

站在观景台上,对着夕阳,对着大佛寺,拍上几张剪影,也就算是到过交河故城啦。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环天山游之六》

交河故城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现存遗址均属唐代时期建筑群落。交河故城的最早居民是车师人。西汉扫边扩疆灭了车师前国,随后这一带出现了高昌王国,唐灭了高昌王国,唐朝在西域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城。这里曾先后沦陷于吐蕃、回鹘、元蒙之手,屡遭战祸破坏,居民纷纷外迁,从此变得荒凉起来,一个位于西域曾经辉煌和繁荣了两三千年的庞大古城逐渐衰败,终于废弃于14世纪初(明永乐年间)。好在这一带由于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加之偏僻荒凉,人迹罕至,交河故城得以奇迹般地完整保存下来,成为我国古代西域都市的稀有标本和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古城堡。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外可以说是不多见的,这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难怪交河故城被人们称之为“世界最完美的废墟”。

金乌西堕,游人和残墙断壁均在废墟上投下了长长的身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