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的塔城之路《塔城游之一》

标签:
新疆克拉玛依塔城徒步群旅游 |
分类: 游记 |
文/江边鸟 编辑/江边鸟
早就定好了,五一跟随《开心快乐休闲徒步群》到塔城去欣赏裕民山花节。
裕民享有“亚欧万花园,草原大氧吧”之称,每年的4月下旬开始,裕民县上千种山花将陆续开放,芳香四溢,形成了花的海洋,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往裕民观光采风旅游。
大巴车出了乌鲁木齐进入了G30高速公路后就一直往西行驶。G30国道是连接江苏连云港和新疆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途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六个省区,全长4395公里。G30是通往伊犁的公路主干线,来往的车辆很多。大巴车行驶在准噶尔盆地的南缘,这一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这是天山北坡的经济区,是新疆现代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
大巴车从呼图壁的五工台就下了G30高速,转入S201线,这是呼图壁--克拉玛依市的公路,也是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最近路程的一条通道。相对于G30来说,S201线的车辆就少得多啦,路上也就安静得多了。
大巴车在省道上奔驰着,公路很好,很平整,但全程限速,小车可以跑100码,大巴车则要限速为80码。一路上有许多的兵团农场,天山北坡是新疆大农业的优势区域带,有利于棉花、粮食、瓜果等农业经济作物的深度综合开发。田边的一些树木已经吐出了嫩绿的树叶。大田里一垅垅的地膜覆盖着,那是种植的棉花,有些播种机正在地里作业,一边播种,一边地膜覆盖,那是一机同时完成的,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多少的人力呀。一些播种得早些的棉田已经出苗了,三五成群的农人在已经出苗的棉花地里用一根树枝轻轻地敲破着地膜,好让棉苗穿过地膜茁壮成长。
S201线南侧很远的地方就是天山。天山是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公里,它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山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S201线北侧不远处就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来的沙漠一直延伸到S201线,现在省道两侧都是农田啦。沙漠那里是准噶尔盆地的中央,是中国第二大沙漠。那里的沙漠是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我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也曾经穿越过这个沙漠的腹地。在那里冬季会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会迅速萌发开花,这时,沙漠里就会形成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情画意。沙漠里还有一些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形成一些“荒漠丛林”地带。
在S201线的半道上,有个叫七道梁的地方,是兵团的地盘,也是大巴车打尖的地方。这里距离克拉玛依还有百多公里,路旁有很多的小饭馆,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一个饭馆前,也许这样的饭馆都是大巴车司机的定点饭馆吧。饭馆里有大盘鸡,拌面,丸子汤等等,我和大多数旅客一样,选择了碎肉拌面,这里的拌面比乌鲁木齐要贵一些。
下午3点多就到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辖境内历史上属北疆草原地带,许多游牧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现在的克拉玛依是一座石油城市,是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克拉玛依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这是石油和市政同一套领导班子的城市。
引额济克水穿城而过,变成了克拉玛依河,引水干渠上已经成为景致最为精彩的段落,为缺水的油城带来了绿色和生机。河岸两侧平坦的柏油路和人行道曲折延伸,道路两旁绿树成荫。
穿越克拉玛依,进入奎塔高速公路G3015,这是奎屯经克拉玛依、额敏到终点塔城的高速公路。




公路穿越了扎伊尔山,这是准噶尔盆地的西部界山。山上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在托里县的铁厂沟服务区停车休息,一路上停车检查,过安检,身份证是不能离身的。但在铁厂沟服务区,上个卫生间都要刷身份证,就有点太奇葩啦。




过了铁厂沟,山间就开始出现了稀疏的草地,路旁有风力电厂的大型风车,风机成排成行的,很有规模。山上是一片荒漠,但天空蓝得非常纯净,偶尔有几朵白云点缀着,显示着新疆地区特有的蓝天白云景象。往西看,山巅上有白皑皑的积雪。进入塔城地界就是一片草原、农田,看那牛羊成群,农田泛青,野花烂漫,真是个世外桃源。




到裕民去看山花,本来是应该住到裕民县城的,但裕民的宾馆已经订完了,而且很贵,领队骨朵把住的宾馆订在塔城了,就是多跑几十公里的路程。
下午5点多到了塔城服务区,又免不了要安检,全体人员都下车了,带着自己的身份证过安检哪,司机开着大巴车也徐徐地通过了安检站。不知为什么,大巴车刚过了安检站,就被交警给拦了下来。这是安检站,应该是特警,怎么会有交警哪,不得而知了。我们出了安检口,还没有上车哪,大巴车就被拦到了一旁,交警把大巴车司机的驾驶证和行车手续都给拿走了,我们都感到莫名其妙,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呀,一路上也没有超速呀,也没有超员呀,真是想不明白。不光是我们不明白,连司机也不明白呀。




正在大家乱哄哄胡乱猜疑的时候,那个交警过来了,问司机:大巴车一共有几个司机?司机如实回答说是一个司机。交警说:长途大巴客车超过400公里以上的必须配备两名司机,这个大巴今天是从乌鲁木齐出发的,到了塔城收费站已经跑了500多公里了,车上只有一个司机,已经是疲劳驾驶,违反了4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两名司机的有关规定。所以要把大巴车给扣下。今天从乌鲁木齐到塔城的大巴车很多,也都是一个司机,别人的车都没有扣下,却单独扣下了我们的车。
好晕哦,这个大巴车司机居然还不知道有这个规定,这是《海月国际旅行社》的旅游车,司机姓马,也不知道这些旅游公司是怎样教育和管理这些大巴车司机的。看样子交警这个扣车的理由很充分,人家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呀,大家居然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而且一切的解释都是徒劳的。但旅客们认为还是应该送游客到了宾馆以后再进行处理吧,那个交警认为,由塔城过来的交警上级来处理这件事。
下来就是无休止的等待。司机不停地给旅游公司打电话,自然是想找人来把这件事给摆平。有些有能量的游客也在不断地打电话,找熟人,找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刚开始找的方向都不对,以为这是个检查站,找检查站的站长就能解决问题啦。打了一圈的电话,总算是有的关系打到了检查站,找到了站长,但那是特警呀,特警和交警还是跨行的哪。
6点过去了,7点过去了,8点过去了,9点又过去了。塔城过来的交警终于到了,这个时候有关的关系电话也打到了塔城的交警部门,但事件已经交到了交警部门了,就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问题啦。反而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游客们在马路上呆了几个小时,原计划是6点多赶到巴克图口岸参观的,然后8点多到宾馆,团餐都订好了。可是,现在一切都要改变了。也不把游客及时送去宾馆,自然大家也是一肚子的气呀,就算是旅游公司的事,过后再找旅游公司处理就不行吗,非要让旅客在这里等待着。
塔城交警部门的人来了,说是一个什么处的副处长,来了一男一女,年龄均在40岁左右。处理意见是:车要扣下,但大巴车可以拉游客到达预定的宾馆,由交警带路,然后大巴车要随交警去交警的停车场。
晚上十点多,总算又上了大巴车,由交警带路(有生以来第一次享受警车带路),到达预定的宾馆就夜里十一点多啦,订的团餐也没有心情吃了,有些就胡乱地吃了一些地摊上的汤饭一类的东西充饥了事。有些干脆就不吃晚餐了。大巴车随着交警去了交警的停车场。
总算是住下了,但行程已经是打乱啦,明天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