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丹的野外(工作日记)

(2017-01-24 09:49:38)
标签:

文化

河西堡

山丹

野外

钻机

/江边鸟

到河西堡镇已经几天了。晨曦正笼罩着这座山间小镇,蓝蓝的天,没有一丝云彩。一阵秋风袭来,卷起了昨晚的落叶,随风飘舞着。

今天在山丹施工的336号机要终孔,清晨的6点半我也跟随项目的同事一起出发了。地质编录的和测井的都要上钻机,只留下老傅一个人看家了。

从河西堡到山丹的施工区约有180多公里的路程,测井车没有去过山丹的施工区,伊维柯测井车的速度也没有三菱猎豹车快,测井车已先走了半个小时,约好在山丹的高速路出口等着。汇合后测井车跟着小车一起进工作区。

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了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山路上弯弯曲曲的。山上长着稀疏的植被,大部分地区裸露着由变质岩组成的怪异的山岩,干涸的河谷中躺着参差的砾石。这是金昌市到永昌县的唯一的通道,也基本上是龙首山脉向东延伸的最矮的山区。

出了山口,在山坡上就能看到永昌县城的全貌了。那是一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城市,古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永昌之名始于元朝,取永远昌盛之意。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赐名永昌府,明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并沿袭至今。

现在的永昌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畅的马路。从山坡上看不到城中的绿化树,被那些高楼挡住了。城的西北就是陡峭的龙首山。

从永昌县的高速入口进入了G30高速路。可以在高速路上跑百余公里的好路了。

永昌也是一个紧邻祁连山的高海拔地区,气候比较凉爽。都已经是秋后一段时间了,但这里的麦子才刚刚收割,还有部分待收的麦子在秋风中摇曳着。

离开永昌县城,公路就开始爬坡,一直要爬到海拔2500多米的坡顶上。这里是高山牧场,名符其实的走廊。北侧是龙首山脉,南侧是祁连山脉,中间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隘长的山间地带。

出了绿洲带,就是一片草原。高山草地,山也青青,草也青青。白色的羊群在那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站在山岗上的牧羊人,凝视着高速路上来往的车辆,不知是向往外面的生活还是满足于那几百头羊的羊群。

G30公路是沿着古长城修建的,一会在长城北面跑,一会又在长城的南面跑,真的是跑遍了长城内外了。这是明代的长城,也已经是有些残缺不全了。在一些高地上还耸立着风火台,长城经过这里向西继续延伸着。艳阳高照,山风轻拂,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狼烟四起,隐约还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

在高速路边上,不时有临时搭起来的一些小帐篷,帐篷前竖着几根桩子,挂着不少的塑料袋,那是沿途卖野山菇、发菜、地衣的摊子。

在山丹东的高速路出口处,三菱追上了伊维柯,然后两辆车前后的往施工区驶去。

山丹县位于一片很美的绿洲带中。山丹原名删丹,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删丹县。三国时曹魏因此县南、北、东三面环山,改名山丹县,并沿袭至今。

山丹的绿洲带中村户连连,农田片片,排灌渠纵横。我们的车从城的东侧驶过,没有进城。路途上的农家院中果树上结着累累的果实,有苹果,有梨,看着都馋人。收割后的麦田,有的已经翻过了,一片黑土地。

沿着乡间小路,穿越一村又一寨,过了一片绿洲又是一片绿洲,小车向南面的祁连山驶去。

这是祁连山前的地下水排泄带,除了庄稼地外,有很多的苇草,如絮般的白色芦花在秋风中飘荡着。

过了芦堡村,又过了新开村,就看见半山坡上的钻塔了。

这是一片祁连山前的丘陵地带,钻机上的三顶帐篷就扎在新开村南边的丘陵地带边缘上,帐篷边上,一面中核地质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小车停在帐篷前,先开口欢迎我们的是帐篷前用铁链子锁着大黄狗,对着我们一阵狂吠,好像是一种不欢迎的表现,可惜一句也没有听懂。

除了当班的工人外,其他人还在帐篷里睡觉。王机长从帐篷里迎了出来,我说不进帐篷了,直接上钻机。

336号机正在施工的ZK00孔打到了355.30m,已经进行冲孔了,一共施工了102个回次。140m以上为灰色、深灰色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夹一些细砂岩,140m以下为紫红色、棕紫色的泥质细砂岩、中砂岩夹泥岩。均为白垩系的沉积。

大部分岩心比较完整,但也有部分岩心比较破碎,有的成了碎块状。有的岩心没有冲洗干净。让王机长叫一名工人过来,把岩心再重新洗刷干净。

新开村的一些老乡也到钻机旁看热闹。

一共有71箱岩心,岩心长度约有280m,平均采取率约为78%。一些报表和岩心牌中记录有问题,47484968等回次没有岩心牌,是不是那些老乡们在钻机旁玩的时候,把岩心牌给拿走了。让工人们马上把缺失的岩心牌给补上。没有见到60回次的岩心牌,查阅了报表,59回次为203.10204.60m61回次为204.60207.10m。这是交接班的时候产生的错误,批评了王机长,这样的记录可不成呀。如果要修改,就得把61102回次的岩心牌全都改过来,那样就会很麻烦了。我让他们把60回次变成了0m进尺。

最后一个回次的岩心只有2m,但报表和岩心牌均记录为3m。这些都让工人当场修改了。我与王机长说,工作质量马虎不得,让大家提高质量意识。

王机长把两个班长叫了过来,当着我的面就把班长们骂了一通。我没有拦他,有些人有时候是不太长记性的。

这个孔是陈云杰编录的,前几天小陈已经编录过一部分了,今天接着编录。李亚锋把岩心照完相后,也帮着陈云杰编录。

物探编录在50m处发现有70 cps的高点,是在泥灰岩中,但厚度只有10cm,太薄啦。

钻机上已经提完钻,开始进行测井。

我爬上了小山头上,站得高就会看得远。白垩系的这套灰色的泥岩分布有限,在整个丘陵地带主要分布的是新第三系的紫红色泥质砂岩,看样子这套第三系的厚度还挺大的。总体看,地层结构不理想,很难形成有价值的矿床。

丘陵的北面是绿荫片片,树丛中村户连连,最是显眼的是移动和联通的两座通讯 塔,高耸在原野上。钻机东面几百米处,有一由第三系组成的红色陡崖,崖下建有一座庙,庙中有一座宝塔。没有时间,也不想进去看了。

山头的南面就是丘陵延绵,由紫红色和灰白色砂泥岩组成的丘陵地带。丘陵上没有树,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五颜六色。山上植被不发育,沟谷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一些农田,水草也丰美。牧羊人就坐在山头上,守望着山沟中的那群白色的羊群。

陈云杰给钻机上放了新的孔位,就在距离帐篷北西500m处。

已是中午12点多了,编录做完了,测井的刚开始。王机长留我们在钻机上吃午饭。要返回到河西堡去还得两个小时,只好留下吃饭了。

钻机上把午饭做得挺丰盛的,说是昨天就知道我要来,就做准备了。有干炸鲫鱼、野山菇炖土鸡等等。鲫鱼是工人们自己到水库里去打的,是天然野生的鲫鱼,挺不错的。

饭后就2点多了,测井的还没有结束,他们要测完井后才吃饭。

我们就先返回了。

回到河西堡已是下午的4点多了。

测井的到了下午6点多才回到驻地。

             

               2010年8月于河西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