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会
(2016-12-28 09:17:59)
标签:
旅游额济纳旗敖包会居延海 |
文/江边鸟
到额济纳项目检查工作已经几天了,昨晚就听房东说,今天居延海有敖包会,海明想联系10分队的车,加上项目上的小车,想两个车一块去居延海看看敖包会,但10分队的车去哈密了,项目上只有一辆车,海明就安排了石海、罗福宁、大师傅刘宏忠和我这几个老汉去看敖包会,因没有交通工具了,其它人就去不成了。
早饭后我们就出发,出城走策克口岸的小柏油路。从额济纳旗的达来库布镇到策克口岸有70多公里,路两侧是红柳、梭梭和胡杨林,在那树丛包围中有片片的农田,主要种植哈密瓜和棉花,这里的哈密瓜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人在田里摘瓜。路两侧的牧草长得很茂盛,看样子这个绿洲今年的雨水很不错。这绿洲带也挺宽阔的。
在往策克口岸路上约45km处,小车转入岔道,这是去东居延海的路,今天的敖包会就在东居延海。走出不远,就看到了那碧波荡漾的大海子和那挂满哈达的敖包。
敖包建于一个不高的山顶上,南侧就是东居延海。一早牧民们就赶来了,每年农历7月19日就是这个敖包的会日。我们到达敖包时已是上午10点了。
在山顶上用石头彻成10m见方高约1.5m的土台子,就组成了敖包。敖包前有七、八位黄衣喇嘛正在念着佛经,敖包上自然贡奉的就是蒙民们心中的神了。敖包前燃烧着藏巴,藏巴燃起的缕缕青烟,辽绕着敖包。有买哈达的,1元钱一条,蒙人们买上哈达和自家带来的奶酒、柳枝、红柳花等呈献给敖包,那些树枝就插在敖包上,奶酒就洒在树枝上,哈达就挂在周围的绳子上。
敖包前竖着一块木牌,上面用蒙文和汉文写着“女人不让上敖包”,不知是什么原因。所以敖包的内圈男人们可以上去呈献哈达,献树枝,献奶酒,有的还把钱也放入敖包的树枝中,女人则不成,只能在外圈绕着敖包转。
有些蒙人们穿着民族盛装,但很多的蒙人却是穿着已经汉化了的服装。
一位略懂普通话的蒙人告诉我,敖包会每年都有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祈福、求雨。黄衣喇嘛们在太阳刚出现时就开始念经了,在敖包上念经、祈祷、祭祀大约需要5个小时,还不时地敲打着法器。蒙人们一批批地赶来,这个祭祀仪式对蒙民来说是非常神圣的。
站在敖包上,可以远眺,南面是延绵无边的居延海,蒙人们称之为索果诺尔,北侧为一望无垠的苍茫戈壁,远方的戈壁上绿草茵茵,映出一片翠绿,蓝天、白云、碧水、草原、戈壁、荒滩,形成一组有机组合,既有着美不胜收的美景,也包涵着满目苍桑的悲凉。
站在敖包上,远远就能看到尚有许多小车、摩托车向敖包涌来。蒙人们本来是马背上的民族,但今天很少能看到骑马的牧人了,都改为骑摩托了,马背上的民族已经变成摩托上的民族了。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民族的悲哀?
站在敖包上,想起过去那些敖包会都是青年男女相会定情的地方,耳边仿佛响起那美丽动人的敖包相会的歌声: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跑过来哟嗬…
山半腰的土坡上建有两间红砖房,周围搭着几个蒙古包,房前有免费的奶茶、奶制品等,那些来赶敖包会的小车、摩托车停得一片山坡都是。两间砖房是用作做饭用的,房中案桌上堆放着十几头羊,蒙人们可以在这里捐钱、物,有人负责管理。那些羊肉是为今天吃饭做准备的。
祭祀仪式结束后还有摔跤、拔河等活动,趁着这个空隙,我们到了东居延海边上去看看。
索果诺尔的水很清澈,在明媚的阳光下,天水一色,微风荡起层层的波浪,湖边长满了很多的苇草,苇草在水中摇曳着,仿佛是点头欢迎我们的到来。岸旁搭起了十数顶蒙古包,那是东居延海的旅游地,游客们可以在毡房里休息、吃饭。湖面上有数条脚踏船在游弋着,游人们不时地发出阵阵的欢笑声。
毡房内的蒙人告诉我,前几年这片居延海已经变成一片荒滩了,湖底已经没有水,可以跑车了。2000年中央电视台来的时候,他们的车子就是从这里经湖底到对岸去的。这几年黑河上游放水了,居延海才有这个水面,以前的水面是非常宽阔的,一直到敖包的半山腰上。现在有水了,大海子里有鲤鱼、草鱼,还有居延海特有的胖头鱼。人与自然争夺资源也是要负出代价的。岸边有几股泉水,泉水高于湖水面,水挺甜,当地人用的就是这些泉水。
石海说,坐脚踏船游游海子吧。可是人多,老是轮不到我们上船,我们又返回敖包上。
敖包前的房里煮了几大锅的羊杂,每人一大碗,还有馒头,都是免费的,我们每人都吃了一碗,味道还不错。
车越来越多了,人也越来越多了,也有会做生意的,摆上了矿泉水、啤酒、小百货等,人多了总有生意可做的。
祭祀仪式结束了,大家的羊杂碎也都吃过了,接着是进行摔跤比赛。在敖包下的一块沙地上,摆开了战场,选手们很多,选手们跳跃着,采用淘汰赛进行。
只见摔跤手们光着膀子,穿着连搭,围着腰带,俩俩捉对在沙场上对峙着,有胖者、有瘦者,有高者,有矮者。最多时有5对选手在沙场上相互緾绕着。摔跤既要力量也要技巧,有的很快就把对手给摔倒了,有的却相持的时间很长,特别是双方都是力量型的时候,就要靠耐力了。有几对相持的时间过长,裁判就在沙子地上画了一个大圈,让双方选手相互抓住对方的腰带,重新开始,谁先出圈谁为负。
烈日很强,很多人都打着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我只戴了一顶小帽子,只好在太阳底下干晒着。
比赛继续着,呐喊声、助威声不绝于耳,那些胜利者高举着双手,接受着观众的欢呼,还从裁判席前拿起那些圣洁的奶食、糖果抛向观众。负者则脱下战袍,领上记念品就回到同伴中。
也不知经过了多少轮的淘汰,一番的苦战,第一名终于脱颖而出,是一位蒙民,块头挺大,一看就知道是力量型的,第一名的奖品是一头羊,羊身上还系着哈达。
摔跤结束接着就是女子拔河比赛。在戈壁滩上,一条大绳,参与比赛的有小媳妇、大姑娘,还有老大妈,观众的加油声时起彼伏。真是快乐的敖包,快乐的民族。
房前大锅里的羊肉已经煮好了,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大块,不论是蒙人还汉人。但那些羊肉煮得不是很烂,蒙人喜欢吃那些较硬的羊肉,我们不想吃那些没有煮烂的羊肉,拔河一结束,就驱车返回。上到车上还能听到敖包上传来阵阵的欢笑声和悠扬的蒙古长调。
回到额济纳旗驻地已是下午4点多了,晒了一天,脸和胳膊都是黑乎乎的,但今天玩得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