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掖马蹄寺
(2016-12-21 08:56:17)
标签:
旅游张掖马蹄寺 |
分类: 游记 |
文/江边鸟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清晨雨过天晴,蓝天白云。
那是6月的中旬,从高台租了一辆车,一共两辆车,10个人去马蹄寺玩。吃完早饭就出发。
从高台到张掖约100km,从张掖到马蹄寺约65km,上午10点就到了马蹄寺景区外的大门前了。门票每人35元,买了10张门票,可以优惠一张。去年我和李万华也来过马蹄寺,但项目上其它人没有来过。
进了景区大门,首先参观了千佛洞和藏经阁,千佛洞和藏经阁都建造在红色砂岩的绝壁之上,一些栈道只能容一人通过,有许多佛像是唐代以前的作品,也有一些是现代的作品。
千佛洞前有一眼井,传说井中之水能去病消灾,水温冬暖夏凉,我们每人都喝了一些,但愿老天爷能保佑我们身体安康。
快11点了我们赶到演播厅看民族歌舞,民族歌舞还是每天两场,上午一场是11~12点,下午一场是3~4点,主要是裕固族的一些舞蹈,也有一些藏族的舞蹈,歌舞真的不错,观众也真不少,就是天气有些冷,带的外套都穿上了还有点直打哆嗦。那里的海拔已达2700m,山上有长年的积雪,半山腰上白云朵朵,松涛阵阵,峡谷中的高山瀑布远远看就像洁白的哈达从山顶上垂下一般,昨晚的雨也给山谷平添了几分凉意。
看完民族歌舞徒步到了33天,山里的风光真是美妙无比,蓝天白云,雪山草甸,松林溪水,兰花遍野,牧草满坡,绝壁有洞,洞中藏佛。
在33天参观了“马蹄印”,传说是佛祖骑着天马从月牙泉出门游历的时候,在天马的背上睡着了。天马漫游到此山时,看到这里优美的风光,忍不住想下来游玩,但当天马刚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在马背上的佛祖突然醒了,佛祖一提马缰绳,天马只在地上留下了一个马蹄印,天马又飞上天了。所以这个蹄印就成了佛门之宝了,后来此地成了佛门胜地,马蹄寺就由马蹄印而成名。
33天是个洞窟群,下部是一些大洞窟,听说原来有很多的大佛像,大部分都破坏掉了,后来又听说佛像中藏有宝藏,有些人为了寻宝,很多的佛像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人为破坏了,可怜若大的洞窟群,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佛像了。后来为了保留佛教圣地和开发旅游景区,对一些佛像进行了修善和恢复。
这33天共有七层,是建造在砂岩的绝壁之上的洞窟群,栈道开凿于岩壁之内,宛延曲折,从未见过位于岩壁内的栈道。栈道内一片漆黑,栈道壁也被酥油灯薰得黑乎乎的,栈道内均为一级级的小台阶,台阶很高很陡,都是人工开凿出来的,真难为那些佛门弟子了。33天共有七层,每层相隔有十余米高,每层均有佛堂,佛堂靠绝壁一侧均有栈台,爬上一层参一次佛,然后在栈台上休息一会,第七层是最高层,距地面约有50m高,站在七层的栈台上,不敢往下面看,但远处的风光却一览无余。爬到七层顶上,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了。
佛也参了,栈道也爬了,原路返回。上山容易下山难,下栈道是更难的事,好不容易才下到地面上来。
在33天对面的小山梁上,聶立着两座佛塔,不知佛塔内是否存有佛家舍琍子?佛塔前有一些买民族工艺品的小摊,还可以租用民族服装照相。小郭、小何等几个年青人租了几件民族服装照了几张相,还挺像个民族同胞的。
中午在裕固族的毡房中吃饭。一到毡房前裕固族姑娘们就会给你献上黄色的哈达,唱着悠美的迎宾曲,献上香甜的青稞酒,由不得你客人不得不到她们的毡房中吃饭。在毡房里吃着炒青稞面伴酥油茶,吃着香喷喷的炸果子(一种面食),吃着黄焖手抓羊肉,听着祝酒歌,喝着青稞酒,欣赏着裕固族姑娘们的歌舞,那一个个都是乐不思蜀呀。歌罢舞罢喝彩又要喝两碗,谓之奖赏。与裕固姑娘们共舞,舞跳得不好跟不上动作,又得喝两碗,称之为惩罚。李斌自称已喝了十数碗,大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是带着笑容离开毡房的,是带着满心的欢乐离开马蹄寺的,是带着醉意返回高台的。回程的路上仿佛还能隐约听到裕固姑娘们的歌声。
下午7点多回到高台驻地。晚上又下开了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