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桂林漓江行(桂林聚会一)
标签:
旅游文化桂林漓江 |
分类: 游记 |
文/江边鸟 编辑/江边鸟
冬季,同学相约在桂林聚会,我带着夫人提前一天就到了桂林。秀珊同学住在桂林,这次聚会的食宿,游玩秀珊都给安排好啦。同学们到达的那一天,我也去桂林站接同学,先是接到了从长沙来的同学,然后又接到了从浙江来的同学。正在等待接许老师和南昌来的同学的时候,秀珊才和我说,许老师他们是从桂林北站下车的,搞错啦。我和秀珊驱车赶到桂林北站的时候,同学和老师已经在站前等候多时啦。当我把鲜花给许老师献上的时候,我们都沉醉在那见面的激动之中了。
沧海桑田,风雨兼程,世事变迁,然而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坎坷,同学相聚还是那么的真诚。
晚上下了夜雨,第二天早餐后,同学们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漓江上的磨盘山码头。这是漓江的上游码头,码头上有古典式园林化设计,绿化良好,有旅客小憩的地方和众多的石刻雕塑作品,主要建筑物造型独特,与山水景观相结合。漓江上是江水涛涛,游船飘飘,细雨洒满着忙碌的港湾,等待启航的游船铺满了江面。






今天第一站就是游漓江,我们随同游人在各色导游旗帜指引下涌向各自的游船。
我们乘坐的是能容纳百人的游船,已经是冬天啦,应该不是旅游旺季了,但船舱里还是座无虚席。一楼是普通舱,二楼有观光台,还有包厢,在包厢中每人要另外加收100元钱。我们同学人多,就集中在一楼的普通舱啦。
看那桂林的山,平地而起,千姿百态。看那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清如镜。
游船离开码头,缓缓的顺流而下,游客们各自带上相机爬上了游船顶层甲板。极目远眺,一层薄雾笼罩着岸上的群山,若隐若现,仿佛美丽的少女遮挡着面纱。俯首鸟瞰,万缕雨丝沐浴水中的竹筏,朦朦胧胧,宛如跳动的音符欢畅流长。此时,已是无暇顾及其它,只有不停的按动着快门。尽管不时地有细雨蒙蒙,但并没有影响游客在观景台上的心情。一楼有导游在讲解沿江的景点,二楼连接有喇叭,也是可以听到导游介绍的。






随着游船飘行,透过簿雾两岸的景色开始变换着。桂林的群山主要是由石灰岩组成,长期的风雨侵蚀和溶蚀,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只见那群峰林立,江河纵横,山高峭耸立,拔地而起,漓江的水蜿蜒弯曲,清澈见底。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秀丽风光而闻名于世。
“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漓江又是桂林山水的集中体现。从桂林到阳朔段,又是漓江的精华所在,因而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称。也曾多次到过桂林,但像这样慢慢游玩漓江的还是第一次。只见那漓江两岸奇峰相连青翠欲滴,岸边峭壁倒垂对影成双,江水清澈透底水平如镜,江面竹筏点点飘网如云。簿雾中座座青山亭亭玉立飘逸于水中,暮霭里朵朵云霞婀娜多姿变换于幻境。漓江两岸的风光是仙境,是幻境,是立体的画,是流动的诗。






同学聚在一起,在甲板上做得最多的就是拍照,各式各样的相机,一阵狂拍。空间就那么大,想拍个单人照是很困难的,总有不想合影的人闯进镜头。相机也在不停地记录着这梦幻一般的景色。
乘坐游船是最能一览漓江风姿的,曾有人说“夜上海,雾重庆,雨桂林”,在这烟雨朦胧中游漓江确是更有韵味。
细雨绵绵的漓江,只见那两岸,雾锁奇峰如青龙飞舞时隐时现;面前这江中,雨落碧水似莲花绽放朵朵相连。景色如此迷人,有如一幅清新、淡雅的中国山水画卷。
但见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游船前行,看那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在这阴雨天气,烟云绕万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桂林的山是“鸟鸣山更幽”,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翠绿欲滴。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样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的确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黄牛峡到了,一座傲然屹立的大山挡住了江水的去路,柔和的江水也就顺应山势成折向流去,连绵数里的江峡使一直平缓的水流和开阔江岸变成了揣急的江流和险峻的高峡。这一带景观上多奇石,壮如碧莲,狮虎,更多因如黄牛群而得名。就是这种起伏,这种波折,才形成了漓江风光的变化多姿和情趣无穷。漓江水到此来了个急转90度的大弯。喇叭里传来导游的声音:这里曾有民谣为:“九牛对三洲,河水两边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滚绣球”。






船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看见了望夫石。山巅之上有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故名“望夫石”。那望夫崖正在凝神远眺,深情地守候着这一湾江水,等待着心目中的人儿归来。
看那玉女峰亭亭玉立,巧梳云鬓;那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目不暇接,使人真切地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这一地段是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一体,这里的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随着行船缓缓观景,就好象在我们游船的两岸徐徐打开了山水画的长轴,沿途景致,美不胜收。
刚看完壮丽的一景,又迎来了秀美的一幕。
游船的前方不远处,只见峭壁插江,像刀劈斧砍一般,雄伟壮观。喇叭里传来了导游的声音:看右边的一条山间小道,它通往桃花吐艳,绿竹滴翠的桃源村,却被悬崖绝壁截断了。人们走到那儿,就要乘渡船,一般渡船都是横江而渡的,而这里的渡船却是在江的一边来回往返,从江中跨越一块巨岩,所以叫“半江渡”。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滩头滩尾水比较浅,漓江从滩头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这响声仿佛是天宫中的仙乐,听了叫人飘飘欲仙。其实这哪里是仙乐,这是漓江的音乐。
到了浪石览胜,这里是漓江景区的精华所在,峡岸青山如天然翠屏,船行此间,如入神奇妙境。漓江上如此的烟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
不经意间船已经到了“九马画山”。在江畔巨大的峭壁上,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形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但见山之画屏中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或回首云天,或畅饮江流,群马形象依稀可辨,神态各异,妙趣横生。真是神工鬼斧的天地杰作,故名“九马画山”。清人有诗云:“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导游说,当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来此地,周总理在三分钟内识出了九匹马,陈毅元帅识出了八匹马。我辈愚味,怎么也数不出九匹马来呀。
游船进入黄布滩,游船正在倒影的水中青山顶上行进着,在宽阔的江面上,真的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峰顶上行”的仙境。
在那江岸边掩映在绿树从中有众多的房舍,那就是兴坪镇了。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景就是这个兴坪的背景。许多的游客在甲板上手拿20元的人民币对着这个背景在拍照哪。
游船在细雨中继续前行,将两岸的奇峰大山、峡谷深壑、悬崖幽洞、碧潭绿洲,留在了身后,也将那“百里画廊”留在了身后。






中午在船上用午餐,很简单的盒饭,吃不饱,只能垫垫肚子而已。
漓江如同一位秀丽的美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对它最好的形容,当人们惊叹于她的美感的同时,同时也正在享受着这种美所带给世人的感悟。
下午2点多到了阳朔码头。沿江望去,山下翠竹茂林,烟雨朦胧中更显得分外幽深。在云雾中,群峰千姿百态,更是异常优美。
离船上岸,随着人流离开了码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