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人民公园

标签:
文化旅游人民公园禅师石塔 |
文/江边鸟 编辑/江边鸟
清晨骑着自行车沿共青团路瞎转,不经意间来到了人民公园,今天天气好,背着相机哪,就顺便到公园去拍几张啦。
人民公园座落在老城区,原来是借老城墙为山,护城河为水建成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的大门还是那种古朴的仿古建筑,红柱,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黄色琉璃瓦。门前一对石狮子,右边雄狮子手执绣球,象征掌握江山社稷,左边雌狮子手按小狮子,象征子孙满堂。狮子头上的发髻共四十五个,象征九五之尊。






其实公园的大门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了,因为已经成为开放式公园,从那里都可以入园啦。
公园里晨练的人们很多,有打羽毛球的,有打大极拳的,有跳广场舞的,更多的是在散步的,至少看到两群人,是统一着装,打着旗子,背着扩音器,整个队伍沿着公园的幽道整齐划一地踏歌而行。
这里有假山亭台,碧树幽径;这里有自然山水的园林风格;这里是集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开放性公园。






进了公园大门的左侧有一片广阔的梧桐树荫,梧桐树长得郁郁葱葱,茂盛的枝叶成了遮阳伞,高大的梧桐遮挡着初升的阳光。梧桐叶在瑟瑟的秋风下已经变黄,大片的叶子随风飘荡到了地面。
梧桐林的西面是一座假山,乱石堆彻的假山上,一道水迹斑斑的悬崖,平时这里应该是一道人造瀑布,但今天没看到那瀑流奔腾的景象。地面上有两个浅水池,水池中落满了残叶。






沿着一道坎坷的幽道往假山上攀爬,山道旁有一对石狮,小巧玲珑的,可能是个文物,但不知有何出处。路旁有一些“藤抱椿”,“藤抱槐”,是一些紫藤围着绿树生长着。在假山顶上,有一座石塔,塔高十三层,雕刻风格简约,给人一种很古朴的感觉。一位晨练的老头告诉我,这石塔原名叫智照禅师石塔,是金代遗物,原在旧城西北的普照寺内,后来搬到人民公园来的。
站在假山顶,透过树丛能看到园内的小桥流水,湖水绿荫。






下了假山,走过憩亭,来到了湖边。一片碧波荡漾,眼前是妙趣横生的水景,起伏有致的坡地,上下错落的台地,有文化墙等景致,有城市绿谷的特色,真是一种崭新的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绿色休闲空间,是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里有树有林,有水有桥,开阔的湖面,弧形的小桥,水中倒影把小桥,高楼,绿荫都清晰地显现了出来。感觉到水中的景物似乎比岸上的景物更美,更清晰。
这是一处闹中有静的场所,绿树环绕,湖水泛波,山石叠嶂,亭桥映衬,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拱桥,太湖石,鹅卵石曲径,花木,湖水,苇草等强化了公园的园林色彩。
清晨的湖水,风平浪静,有台阶下到湖边,可以与湖水零距离接触。湖边生长着一些苇草,沿着湖边有一些木板栈道,坐在湖边可以尽情地欣赏那水中美景。




晨练的人们一拨拨,一群群地从身边匆匆走过,也许是他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对这美景麻醉了,并没有停下脚步来欣赏这景色的意图。天空中波浪式的云彩,在晨曦下,更映照出蓝天与白云的美丽。
沿着湖边往南走,走到了公园南门,这里有用怪石围成的别致花坛,湖中有一憩亭,湖边有很多的游船,可以提供给游人游湖。
已是深秋,有些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但冬青和松树依然翠绿。草场上还是绿草如茵,一些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
在公园的南面,有一座孝贤碑,碑长约三十多米,高二米余。碑阳有孔子、曾子两位圣人像,并刻有《孝经》全文。碑阴分别刻有前言,碑记及二十四孝图浮雕与文字图解,全碑共刻字近万个。这是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亮点基地。






湖水边有个“一天门”,听说清代就有了,现在这个一天门是复建的。传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就是在济宁,为了纪念穆桂英在济宁大破天门阵,就立了这么个门。
公园的北面主要以园林和草地为主,也有小桥流水。有一侏古槐和一座古槐亭,不知有什么样的历史出处。这里也是小径蜿蜒,花草密布,树木林立,碧波荡漾。
出了公园,骑上车沿着共青团路返回家去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