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河石林

标签:
文化旅游黄河石林 |
江边鸟
没到景泰前,没有听说过有黄河石林。前几天在景泰看到了召开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才对黄河石林略知一二。云南的石林我是去看过的,桂林的山水那更不用说应是最好的了,但那些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知这黄河石林是什么样的岩石组成。我们这些搞地质的,就是对那些形成石林的地质因素感兴趣。
9月中旬有机会到黄河石林去看一看。
两辆车出了县城往南走,沿着去往白银的方向。一路上过田园、丘陵,田里的庄稼已大部分收割,只有玉米呈半枯萎状还留在田里。丘陵地带尽管前几天才下过雨,但一些小草已经开始泛黄,已露出了中秋的气息。
公路与包兰铁路时而平行,时而交错。在离景泰县城约50km的中泉乡开始进行进入黄河石林的小柏油路,这条小油路约有20多公里,下坡很多,弯道很多。
上午9点就到了渴望已久的黄河石林。平地上树起一块牌匾,上书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那宽广的大平台上,是石林管理处,一般车辆到此后就得下车了,然后换成管理处的交通大巴或电瓶车。因张甲民在景泰的时候就与相关的导游联系好了,通过关系,允许我们两辆车进入公园内。
过了管理处大门就看到山下数百米深处的那一湾黄河水。只见那:黄河曲流婉转,波光潋滟,龙湾绿洲苍翠茂盛,一片生机,河滩上就是那老龙湾村。
远处眺望,石林雄姿一览无余,映入眼帘的是奇峰林立,峭崖深谷,险峻壮观,山峰上有奇石百态,光怪陆离,上千个石峰高低参差,争奇斗险。地貌造型独特,千姿百态;公园内山与水相依,动与静相谐,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组合,呈现一派原始古朴、世外桃源之风韵。




看到了那老龙湾村,却从山顶上转了24个弯道才到达那村头。导游就在村头等我们。导游者,一位30余岁的小媳妇,老龙湾村人。导游告诉我们说,老龙弯村有400多户人家,约2400多人,人多地少。只见田中红枣、苹果挂满了枝头,诱人的果实让人恨不得下车到达田中去采摘。
沿着那由大枣树、苹果林环绕的乡间小路慢行,一派田野桃源风光。真是:黄河水流啊流,流过了八省十九洲;黄河水弯又弯,弯过了九十九道弯;一弯弯到了老龙湾。老龙湾里景色美,世外桃源在人间;大河宽阔水长流,风吹稻菽香两岸;青果枝下露屋檐。
我们先来到了盘龙洞。盘龙洞位于一座高耸的岩壁下,那是由第四纪砂砾组成的绝壁,站在崖前,千尺危崖立当面,峭壁陡岩,如刀砍斧削,深可千仞,高不见顶。一个洞穴,洞前立着两尊石兽,洞上方是红漆大字“盘龙洞”。
盘龙洞也是由砂砾组成,是胶结较松散部分被水蚀后留下来的洞穴。跨进洞内,见殿内雕梁画栋果然金碧辉煌。神橱内数尊神像,或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或立于大地之中,身后祥云缭绕,光明四照。供案上四对烛台烨烨闪熠,殿内香火一派,钟磐悠扬。光顾着看那些岩石的结构构造了,根本就不知道导游在说些什么。




敲了三下平安钟,才离开那盘龙洞。
驱车来到黄河水车旁,那是一种仿远古的水车,高达数十米,水车上长满了青苔,水车的轴心约有$2两米多的直径。在水流的作用下,水车在悠转着,那些水车上的竹筒不时随着水车的转动把水不断地倒倾而下。古老的水车,古老的农垦文化孕育了浓厚的人文传统。
我们来到黄河边。黄河穿过红山峡后在龙湾村形成了“S”形曲流,黄河水流在此变得宁静舒缓,波澜不惊,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黄河是名符其实的,河水就是那么的混浊。一些人工码头,为渡河,为漂流准备了很多的渡船和羊皮筏子。河对岸是一片绿洲和银色的沙滩,还有龙湾宾馆也在那里。那里可以滑沙,晚上还可以参加那银色沙滩上的篝火晚会。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一个羊皮筏子乘4人,加上艄公一共5人。羊皮筏子是用整张羊皮剥下来后制作而成,用绳索扎住四蹄,里面充满气,就像气球一般。艄公告诉我,每个羊皮里面还灌上几两胡麻油,保持羊皮的密度而不透水。每个羊皮筏子由十四个羊皮组成,分为三排,前后两排各5张,中间一排4张。羊皮被固定在一个木架子上,木架子上放着几个坐垫,就是我们的坐位了。脚只能伸直,我们4个人就背靠背地坐着,手可以摸触那略带混浊而又倍感亲切的黄河水,这就是中华大地的母亲河呀。
第一次乘羊皮筏子,第一次漂流,身上穿着橙色的救生衣,那种感受只有在羊皮筏子上才能感觉得到。艄公告诉我们,我们漂流的路程约有3.5km,整个河湾有12km长,从老龙湾乘羊皮筏子漂流到中卫的沙坡头要用两天的时间。
滔滔东流的黄河,壁立千仞的峡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矗立的断崖与黄河动静结合,互相映称,有峰林映水之妙,一片湖光山色。
河湾地段的河面宽约200m,艄公说,河水有7~8m深,看样子流量是挺大的。千百年来,养育了多少黄河儿女。一湾河水虽然波澜不惊,宁静舒缓,但在弯道的外侧也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巨大漩涡,羊皮筏子若是被卷入其中,恐怕也是挺险的,其势确是吓人。






漂流结束,我们进入饮马沟,这就是黄河石林最壮观的地方。当地人称:千尺危崖立当面,崖上豁开五条沟,老龙沟,金龙沟,沿沿沟边仙人沟,最险峻的饮马沟。导游介绍说,就在这个饮马沟里先后有《天下粮仓》、《汗血宝马》、《西部热土》、《美丽的大脚》、《雪花那个飘》、《大敦煌》、《神话》、《老柿子树》等影视片拍摄。
饮马沟内也不让外部的车辆进入,导游说,沟长十几公里,可以骑马或者乘驴车。
我们选择打驴的。一辆驴车乘4人,两位包着头巾的当地妇女给我们赶驴车。悠悠驴车,古老的运输工具,体验了石林的悠久历史,也感受了西部农村的古朴与沧桑。
饮马沟是黄河石林最大的沟谷,相传因成吉思汗曾在此饮马而得名。沟自西向东,蜿蜒曲折奔向那黄河。这是由于新构造运动造成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砂砾岩垂直节理发育,易于崩塌,饮马沟也相应下切,使岸峭的第四系砂砾岩被侵蚀成相对高度接近200m的砂砾岩峰丛地貌,而形成宽不足100m的峡谷。
饮马沟谷岸峭壁发育了岩柱、峰丛、峰林、孤峰等地貌。只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说它像什么就是什么。其造型万千,什么雄狮当关、猎鹰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竞发、西天取经、金龟望海、月下情侣、屈原问天、驼魂等等。在谷壁、峰丛、岩柱上,因泥幔覆盖而被侵蚀剥落后形成了十二生肖、历史画卷等景观,而砂砾岩谷壁上岩屑风化剥落形成了密集的凹坑和横向洞穴等地貌。
坐一会驴的,下来看一会景物,惊叹天公造物。也有一些骑马的游客和驴的在超越我们。
只见那山如割,峰如裁,裁出千姿与百态;坐者如佛立如仙,又似村姑挎菜蓝;神鹰回首在山巅,山坡猴儿在跳涧;踌躇谷底是大象,神驼渡众在崖边;哈哈崖上笑春风,百舸争渡万仞山;万千风景看不够,千峰竞奇展雄姿;万古石林留美名,无缘生在此峰中。
不知不觉,已过午时,只好离开那千姿百态的石林,返回老龙湾农家乐中用午餐。农家乐首先给我们揣上一盘老龙湾的大红枣和一盘红色的称之为红心的苹果,色香诱人。中午是清炖羊肉,清炖土鸡,清炖黄河大鲶鱼和农家小菜。很尽兴。
已是下午3点多,景也看够了,也累了,驱车返回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