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阅读《微型小说的意外结局》教学反思

(2016-12-03 20:09:35)
分类: 研修心得

群文阅读《微型小说的意外结局》教学反思

                                                           兰炼一校  贾燕

    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意外结局”这一议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3篇:《摩尔根掉井里了》、《》、《最后一只乌鸦的最后一句谎言》。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明确微型小说、意外结局这两个概念,知道意外结局的作用,并能将这一技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课预案中,设计了:“激趣猜读结局---了解微型小说---启发读悟方法---独立自学思考---全班汇报交流---小组互助发现---教师补助提升” 这样的环节。在学生阅读文本后,站在一个整体角度,观察这三篇文章,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相关阅读知识与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种技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还能归纳出意外结局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根据一个主题,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实效的方法,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策略、方法: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表格的填写与分析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核心目标上驻足停留、深入探究,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核心目标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读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课中让学生查找几篇文章中有铺垫、打伏笔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由浅入深的体会什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课后,我针对自己的课又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回顾,在整堂课中,也留下了几处遗憾的地方,如:当有一个学生在猜读结尾环节说到,她猜摩尔根是只狗,猜到了动物已经与原文的结尾多少沾了一点边儿,其实我可以顺势利导,让她说说这么猜的原因,就势也便能引出铺垫,但是我没有很好的抓住这个孩子的回答,这一亮点;再如:孩子们对《窗》这篇文章所猜想的结尾是最丰富的,思维很开阔,又没有天马行空,这时,我应该依据这样的结尾引导孩子们明白为什么《乌鸦》的结尾很好猜,而另外两篇结尾却很多样,再与铺垫相结合去理解,会跟深入,使课堂内容更趋于纵向发展。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

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

穷的乐趣。”

http://s15/bmiddle/006zAGVTzy76PgfiBSSf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