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洋,又称日洋、若洋,是延平区巨口乡馀庆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如果时光回到很早以前,这里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相田坊。
诺洋高家,自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一1566年),先祖仁寿公迁居延平余西里相田坊至今,悠悠已五百余年。高氏先祖筚路蓝缕,克勤克俭,挣下一个好大家业,渐成一方豪富。于是尚耕读传家,育书香门第,后世科甲延绵,代不乏人。子孙多有中功名者,其中不乏进士、举人等。
至今还遗存有祖屋、进士墓、旗杆石,由于文革造的孽,它们成了砌墙石!还有祖屋那根拦腰截断旗杆上的旗斗,本来有两个成双的,一时无语!嗟叹!
据老辈人回忆,田产最多时,在闽清都有大片良田。所以,连慕坑的驸马厝,最后都被高家买过来了。可惜,由于匪患成灾,频仍动荡!至使高氏家族的后世子孙雄风不再,且几十年未见中兴。
诺洋其地溪山秀美,环村苍翠树丛生,直到今天依然如故。村虽小,但有山环绕,近山如案,远山叠翠;有水流淌,溪水清澈,蜿蜒而过。山环水抱,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符合我国传统的聚落特征,可说是十分宜居之地,并且独得绝佳风水之利。诗曰:
环村苍翠树丛生,
画本谁开雨后晴。
一角钓台天地别,
百家田舍山水清。
相书说,此地“左虎山,右蟒峪,奇丽山岳遥相对应,环山之内川洋视阔”,因而有“三综涧溪汇一流,五虎临洋一姓家。蛇龟相会生百万,仓库锁匙一箩筐”之说。
特别是雨后初晴之时,走马渃洋,山川如洗,益添秀美,如同一幅打开的“画本”。青山秀水间,高家合族的农舍依山傍水而立,溪边步云桥一带还专设一个钓鱼台,更是渃洋最佳观景台,可见有文人的风雅。
结庐比邻能够归隐田园,就像过上陶渊明式“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也一直是历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这里清幽秀美,有蝉噪、有鸟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尤其让人心满意足的是,这里有连片的稻田,家族中有读书的士子,有供养士子的农人,传统的“耕读传家”实践得非常好。
西风吹水縠文生,
天气连朝杂雨晴。
抱叶嗷嘈蝉响急,
穿林断续鸟声清。
欣看种稻连原隰,
喜说居民半读耕。
最好步云桥上望,
照人潭水镜同明。
信步登上步云桥,闲看远山叠翠,静听蝉鸣鸟叫,间或一低头,看见明亮如镜的溪水里,映照出桥上看风景的人。这里没有酷吏催科缴税,人民安居乐业,田里农人耕作正忙,村中交易活跃热闹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