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削是用刮刀从工件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的金属的操作。它一般均在机加工后进行,刮后表面的粗糙度很低,光洁度很高,是属于精密加工。主要用于零件上互相配合和重要滑动表面(如机床导轨、滑动轴承等),以便彼此均匀接触,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1、刮刀
刮刀是刮削的主要工具,一般用碳素钢制成。分为平面和曲面刮刀两种。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和外曲面。曲面刮刀用于刮削内曲面,如轴承、衬套等。
1)刮刀的刃磨:左手扶住柄部,右手握近头部,略带前顷,平稳地来回移动。
2)刮刀的握法:右手握九柄,推动刮刀,左手放在靠近端部的刀体上,引导刮刀刮削方向及加压。刮刀应与工件表面成25O~30 O夹角。
2、刮削质量检验
1)平面刮削检验
刮削前,将工件表面擦净后,均匀地涂上一层很薄的红丹油(红丹粉与机油的混合剂)。用擦净的检验平板与工件表面稍加压力相配研。配研后,工件表面上的高点便因磨去红丹油而显出亮点来,这种显示亮点方法称为研点子。
刮削表面的精度是以25×2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均匀分布的贴合点的点数来表示。研点越多,表示工件的表面接触精度越高,粗糙度越低。一般结合面为5~8点;机器台面和量具接触面为8~16点;精密平面(平板、直尺精密机床导轨)为16~24点。
用水平仪检查机床导轨等较长面的不平直度和大平面的不平度。用百分表检查研点高低的误差。
2)曲面刮削检验
用标准轴或配合轴作为基准面,涂上红丹油在孔中作正、反转和轴向移动,以“磨”出点子。
3、平面刮削
1)刮削方法:前面介绍的是手刮法。现在介绍挺刮法。在刮刀尾部装上接触面较大的柄,将刮刀柄顶在操作者的小腹右侧肌肉处,右手握住刀柄和刀身的结合处,左手握在距刀刃约80mm处,刮削时,双手下压刮刀(右手压力小些),利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使刮刀向前推挤。右手引导刮刀方向,左手在挺刮到需要长度时,将刮刀提起。
2)刮削步骤
刮削的步骤分成粗刮、细刮和精刮三步。
(1)精刮:若工件表面比较粗糙,应先用刮刀将其全部粗刮一次,使表面较为平滑,以免研点子时划伤检验平板。一般的刮削方向与机械加工刀痕成45O,以后依次交叉刮削,粗刮时,刮刀用力较大、刮痕长,刮去金属多,经过反复刮削,刀痕逐渐缩短消失,当每25×25mm2内有2~3个研点时,粗刮即可结束。
(2)细刮:细刮是进一步改善工件表面的不平现象和减少研点高低误差。把粗刮留下稀少的大块研点进行分割,使接触点增加并分布均匀。细刮用力较小,刀痕较短,经反复刮削后,点数逐渐增多,当研点达到每25×25mm2内有8~15个点,细刮即可结束。一般工件表面或机床导轨面部都采用细刮。
(3)精刮:一般用于一级以上的平板、精密机床、精密量具等。刮削时用点刮法,落刀要轻,起刀要迅速,在每个研点上只刮一刀不可重复。刮削时用力要小,刀痕较短,经过反复刮削的研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曲面刮削
曲面刮削是用三角刮刀,刮削时,刮刀在内曲面作螺旋运动。
1)操作法: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掌握向下用四指横握刀杆,拇指抵着刀杆,便于用力,刮削时,右手作半圆运动,左手辅助右手作圆周运动外,还顺着曲面作拉动或推动:使刮刀既作圆周运动还作轴向移动。为了使刀迹交叉,防止产生波纹,第一遍应作推动刮削。第二遍作拉动刮削,如此循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质量检查:可直接用轴研磨点子的方法来检查接触斑点。轴压两侧隙,可用塞尺检查。轴瓦顶部的测量可用压铅法。
☆复习思考题
1、刮削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何谓研点子?它有何用途?
3、刮削精度怎样检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