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共体课堂
(2019-05-28 15:54:34)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课堂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同时又丰富、完善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场所。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的共同愿景。每个成员在实现个人愿景的同时,也为达到全班的共同愿景而努力,从而形成了成员彼此间的和谐统一.系统内成员行为的主体性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学主体共同确立意义、构筑关系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其人际关系是一种“借助交互主体式的实践构筑的共同体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唤醒、培养并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观念和探究精神,启发、点拨并引领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客观世界与知识领域的主体和主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探究的冲动之中,从而使学生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成长与发展。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及建构,课堂只是具备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潜在条件,换句话说,它只是一种应然而并非实然的学习共同体。要使课堂中的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必须通过教师、学生等成员间持续的互动沟通与合作对话来形成能够相互维系的共同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并通过不断的社会化互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赋权于学生:培育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对于学习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总是感到很无助。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个个合作小组,为他们提供支持、帮助和关爱,从而使其获得一种安全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