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心素养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济南听报告有感

(2017-04-28 16:09:59)

 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我们一直倡导“学生中心”、“先学后教”,其实先学的东西还是教师给的,如果教师不变,给的还是原来的,变的只是给的先后形式,本质并没有变。只有教师发生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主人,真正与学生共同投入教学,互动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同时教师也获得智慧成长。

一、教师是人,是经过长期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是有思想的实践者。如果老师只当自己作执行者,教一本书、算一道题、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带来的结果是教师思考需求的消退,对读书、学习没有热情。孩子只会照猫画虎,没有生活、没有创新。因此我们首先改变的“有思想的实践者”成为脑中有智慧的老师。

我们的与学生的之间缺少了,缺少了熏陶、感染、浸润、激励,缺少了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诸如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创造精神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就如同样是朗读,朗读者在故事中的朗读更能够打动观众、引导观众。在三年级的朗读者活动中孩子在讲述爸爸妈妈的陪伴、鼓励时,就是一种美好的传递。

二、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孩子们为什么来学校?是为了过一种和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新生活,新教育提倡师生共读共写,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为了用我们的言传身教来改变孩子,“养其正”、成其人。

三、教师不是他人改革经验的照搬者,而是“有发现的研究者”。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意识的去做,并努力去做,就会有许多发现,这是我们每个教研组应该去做的,

           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研究

           从作业形式的角度研究

           从教学设计层次性的角度研究

           从课堂容量的角度研究

           从教师研训的角度研究

           从综合学习的角度研究

           从作业评价的角度研究

 

    更多的研究应该来源于一线老师自己的思考与发现。他人好的经验,用来打开思路,明白他人好在哪里,反思我可以怎样做得更好,而不是照搬别人的做法。何况有些好经验是无法照搬的,因为在经验中有教师独特的个性、素养

四、教师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助成者”。教育要培养孩子主动探索、寻找,而不是被动接受你给他的东西。基础教育的性质就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一要基本、必需;就是我们国家课程规定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二要宽厚、扎实。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让孩子的眼界更宽,不断探究学习。

五、教师的智慧就在于把学科知识激活,让学科内在的生命能量呈现出来。学科知识是充满生命能量的,须回到它创生时的原始状态,知识创生过程中的经历、曲折和智慧,都是有生命的,学科知识独特的逻辑、魅力,也是有生命的而不只是一个用符号表达的“死”的结论。比如科学课中的实验,通过现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数学课中通过推理得到结论,语文课上的字的追根溯源,都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才会感受到知识的生命。

六、教师需要有超学科整合能力

首先是本学科知识、能力,以及从知识到能力转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素养。对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学科知识,能够将学科知识拓展、深化,超越学科的限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

没有教师的素质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能创新的学生。

 

时间

  具体目标 

一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通读教育理论著作,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储备。
3、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年至三年

 1、能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常反思,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
2、能独立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四年至五年

成长为市级小学优秀教师。  1、认真研读教育理论著作,并做笔记,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2、在实践中总结教育经验,多听取别人的意见;3、细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科组建设

一年教龄:教材、说课的培训

2-5年教龄:基本功、读书、演讲、百家讲坛。加强老师们的业务能力。

教研活动策划系统化:注重阅读、习作、听说教学、课外整本书阅读的研讨课内的阅读教学要向纵深方向整合,比如学习《蚂蚁》的文章,可以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开展我们的教研活动。

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加强研究,比如我们六年级可以搞一个古典名著与外国名著在写作手法上的比较?

加强课例研究录像课、照镜子

加强作业的研究:作业的意图越清晰,作业的效果越精确。

时间

  具体目标 

一年教龄

研究教材、说课、课程标准的解读

二年至

 教师基本功、读书、演讲、百家讲坛、教学故事

十年及以上

读书、记录教学故事、课题研究、专业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