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之八:家酿满瓶书满架的白居易

(2019-06-24 23:17:18)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

家酿满瓶书满架的白居易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之八:家酿满瓶书满架的白居易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没有过滤,泡沫上浮着点点绿渣香扑鼻,勾人馋诞。屋里小火炉烧得正旺,准备烫酒。天色阴沉沉的,看样子晚上要下雪好久没看到雪了,亦如好久不见你,今晚不能陪小酌一杯


 喝酒的人都懂得,能约到家里来喝自制家酒的,当然只能是非常铁的好友,无话不说的那种。能饮一杯无?一句轻言细语,柔得让人心都化了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赛场上,康震老师说,这句诗最适合用来呼唤好友饮酒了。确实,这样贴近心肺真情,在天寒地冻的傍晚犹如一阵春风轻轻拂过心头,温馨得让人无法拒绝。想必刘十九收到邀约后立刻策马扬鞭,踏雪而来,奔赴这场邀约,两人围坐在暖烘烘的小火炉旁煮酒听雪,开怀畅饮。


在唐代,一般人家都会酿酒,称为家酝。爱喝的诗人白居易酿酒技艺相当了得,他的家酝非同一般

 

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法要妙得于陈。

井泉王相资重九,曲蘖精灵用上寅。

 

   之所以能酿出上乘好酒,是因为采用了杜康的旧法,又融合了陈岵的新妙方,烧酒用的是九月初九的井水,酵曲为七月上旬所做


在故里渭村为母居丧的三年多时间里,白居易吟诗弹琴,将情义缀于酒中,经常呼朋唤友来品尝他酿的好酒。

 

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

瓮揭闻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竹叶青酒太浊,石榴红酒色味不纯正。我酿的酒色香味俱全,刚出锅时香味浓郁扑鼻,封存一段时间再喝的话,又多了丝丝甘甜,喝了令人浑身舒畅,回味长久。

 

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既可悦,欢尝有余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他还时常将所酿的酒赠与众邻乡亲们饮用,白居易家酝除夕赏乡邻的故事至今仍在渭北一带流传,被百姓乐道称颂。


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文人骚客大都爱酒,姹紫嫣红的诗歌花园,很多花朵是得以美酒的浇灌,才散发出馥郁的芳香。自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有诗魔诗王的美名。唐代诗坛的三大诗人,诗仙李白平生存世作近千首,诗圣杜甫存作1400余首,而诗王白居易作却有3000,堪称高产诗人。


一直以来,他都是那样与众不同。


 出生时,父亲白季庚已经44岁,而母亲才18岁,26岁的年龄差距倒不是什么稀奇事,近亲结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他们竟然是错辈分的近亲!其母亲是其父亲亲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说,是亲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按母亲那边讲,白居易该叫父亲表姐夫。据说,白居易的祖先是匈奴人,匈奴人的婚姻不在意什么近亲和辈分。所谓的道德、文明,都是按照各朝各代、各民族各时段的现情审度,我们无法用现代的标准和眼光去评论一千多年前的是是非非。


  白居易自幼颖异过人,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大人念家里屏风上的字,他能一一指认出来。不但天资聪颖,他读书是相当刻苦,嘴巴读得疮,写字的磨出比庄稼人的还厚,后来不到四十岁头发全全白了,视力变得模糊,据说都是因为年轻时用脑过度。


   白居易的童年时光是父亲工作宿州符离度过。因为符离烧鸡出名,是符离的地域符号,白居易被后人戏为吃着烧鸡长大的烧鸡诗人


  《墨客挥犀》里有个有趣的故事:白居易的隔壁住着一个老太太,不识字,却偏爱听他吟诗。他特别满意自己的作品有跨度相当大的受众群体,于是他每作一首诗,都要给老太太听听,老太太能听懂的,就留下,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放弃了所以,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浅显易懂的得如同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小家碧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16岁时,带着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去拜谒天下学子争相拜谒的文坛巨擘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调侃道:长安米贵,白白居住可不容易。但看完诗后,他惊叹:这样的才华,居哪里都不难!


当时白居易的父亲已病逝于工作所在地襄阳,白家的生活非常困苦拮据。本来白父常年在外做官,聚少离多的老夫少妻生活哑巴吃黄连般有苦难言,无处宣泄的白母陈氏患上了心疾,就是现在说的精神分裂。陈氏对儿子处处严厉管教,百般干涉,把所有心思和希望都寄托在白居易身上,期待他能功成名就,荣华富贵。


因为这首诗,惊艳了顾况,也惊艳了盛唐,白居易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并在长安冰雪价等金璧的酷夏,蒙皇帝赏赐,得到了一筐只有贵族才用得起的降温消暑用冰。就在这匹千里马要被派上疆场大显身手纵横驰骋时,他却来了个华丽的转身,留给大家一个年轻气盛的潇洒背影。他离开京师,回到故乡符离,因为故乡,有让他魂牵梦萦的初恋湘灵。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那年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虽出身贫寒农家,她却生得亭亭玉立、美若天仙,宛如月中嫦娥,又如旱地里的莲花,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在中秋灯会上一见倾心,坠入爱河,你教我读书识字,我教你跳舞唱歌,情真意切,好不快乐。可是白母知道后暴跳如雷:我白家是贵胄之后,三代为官,书香门第,哪有娶村妇为妻的道理,想都不要想!”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被母亲送往南方叔父的路上,白居易写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三首都是思念湘灵的诗。


忍着朝思暮想的熬煎,白居易发奋科考,梦想功成名就让母亲满意后,准他迎娶湘灵。29岁那年,他终于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花荣归故里,兴冲冲地拉上湘灵,跪求母亲答应他们的婚事。


当年她尚且配不上你,如今她更是连给你提鞋都不配了!


这对抗争了十几年,依然得不到成全的有情人,终被白居易的神经病母亲生生拆散。


后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白居易想到自己与湘灵的有缘无分,不禁悲从中来,一腔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地融进一曲《长恨歌》,湘灵在他的眼里像杨贵妃一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丽,他对湘灵的爱不亚于唐明皇对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无奈有情人难成眷属,纵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终只能扼腕悲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直至37岁,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白居易娶了社会名流杨虞卿的妹妹为妻。纵然心有千般怨念万般委屈,他毕竟做不到对母亲恩断义绝。


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沧海难为水。爱情就是这样没有道理,不是因为门当户对就合适,不是因为你人好、或者长得漂亮,我就能爱你。杨氏再好,都无法让白居易情有独钟。世间有百媚千红,而他只爱湘灵那一种,他的心早已交给了湘灵,除湘灵以外的女人在他眼里没有任何区别!


   在唐代,以白居易的官职,按规定只能蓄养三个家伎。但是他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家伎三年一换,老了就遣散。人若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情爱到伤痛欲绝的打击,心境会得到彻底的改革,很容易走向极端。他放浪形骸起来,什么专情、滥情,都见鬼去吧,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常常携觞领妓处处行,先后与阿软、李某、马某、裴兴奴、商玲珑、谢好好、吴娘、容某、满某、娟某、态某、樊素、小蛮等三十几位风尘女子有染。赞美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赞美阿软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赞美吴娘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为名歌妓裴兴奴赋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琵琶行》,如诉如泣地唱尽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与容某、满某在太湖上游玩,并宿于湖中,老前有酒谁相劝,容可唱歌满可舞,并得意洋洋地对闺密元稹说: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要说白居易与元稹,那可真是非同一般的知己。两人都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少有才名,一起参加过考试,一同登科,一同任职于翰林院。一个负了崔莺莺,一个负了湘灵。二人一个被贬去了通州,一个被贬去了江州。白居易在一个寂寞的清晨写下了一首《梦元九》: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而元稹在看到后也立马回信: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在元稹病重之时,听闻白居易被贬九江,他心痛地吟出: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惺惺相惜,互通书信几十年,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终究没有辜负大唐文坛。


十年贫健是樊蛮,在众多的家伎中,只有樊素、小蛮二人三年未换,留用了10年。樊素善歌,小蛮善舞,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舞。任职于太原北都留守的好友斐度曾直接在信中表达出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的要求,白居易断然拒绝。刘禹锡劝他没有必要为了两个女人和斐度闹不愉快,他无动于衷。后来斐度当上了宰相,小气的白居易在仕途上自然得不到重用。


    白居易的那些风流韵事,真实也罢,添油加醋也罢,在那个时代,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偏偏那时狎妓的官人司空见惯,寻欢作乐中却显得有些情趣和雅致。并且,那时当官是靠写诗考取,要不说,现在的诗人都有一个唐朝梦!


可叹的是,风流的白居易居然用诗逼死一个贞洁烈女!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的名妓关盼盼,做了徐州守帅张愔妾室后,在燕子楼为张愔守节期间,写了一首: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那种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让白居易很感概,便和了一首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看到这首诗,觉得他是在嘲讽自己,如果真的那么相爱,为何不去殉情,还活着干嘛!她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悲伤地说:"自从张公离世,我并不是不想一死随之,只是怕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我才含恨偷生到现在!她委屈地写下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世态薄凉,生无可恋,于是开始了绝食。十天后,这位烈女在燕子楼香消命陨,弥留之际写了: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讥讽白大诗人是幼稚无知的儿童,不懂她的良苦用心。可惜贞节牌坊宋朝之后才弄出来,那时候还没有这一说。好在她因此有了美名流芳,和白居易一起永垂诗史。


关于燕子楼的故事,广为流传,文天祥曾写过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苏轼写过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白居易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又言词激烈、锋芒毕露的个性最终也导致他被一贬再贬,官路暗淡。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主张严缉凶手。因为写新乐府诗时他已经得罪了不少权要,这下,那些人趁机群起而攻他越职言事,不在其位而乱插足他人事务,妨碍他人公务。接着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有人提出新的罪证: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他对母亲去世毫无悲戚之色,定是记恨母亲阻碍他与湘灵成婚而蓄意谋杀。状子直接递到了他的上司裴度那里,白居易对此百口莫辩。幸好他的一个同僚薛存诚出来作证,说我就住在白居易家的隔壁,知道他的母亲患精神病已经很久了,邻里左右都经常听到陈氏大呼小叫,落井完全是她自己失足。案子倒是公正了结,但这给白居易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那些羞于启口的家事闹得众人皆知,他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繁花烈焰逐渐暗淡,白居易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笃信佛教,闲暇时与刘禹锡结伴在扬州、楚州一带的山水间徜徉。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白居易晚年生活,正如他诗里描绘的一样闲适。


写作,应是传播社会良知。伟大的诗人,必须有不合时宜的智慧与勇气,如果仅仅是写风花雪月,未免有些轻薄。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的创作中,因为有了《卖炭翁》这类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便多了份厚重的家国情怀。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忧民之心赤诚可见。他也曾在杭州修井,西湖筑堤,苏州开凿山塘河,修建道路七里山塘”;826年因病去职前,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73岁时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为了重修香山寺,他将为好友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奉出……


84698日,75岁的白居易病逝于旧居履道里,家人遵照他的遗嘱把他葬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白园,僧如满墓塔的旁边。一切如他生前所愿,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并与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隔岸对望。在官场中浸淫多年,痴心惘然也罢,风流惹唾也罢,成败也罢,得失也罢,自由他人评说吧,他只想躺在这琵琶峰巅,静静地欣赏伊阙的绝美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