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之二: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三影

(2019-05-17 16:43:39)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分类: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诗·酒中的爱情与人生》之二: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三影

词人张先的暮年伤春之作,描写了醉酒消愁,为春光流逝、往事成空,为春愁无限及人生遗憾而感伤的心情。

读这首词的时候,也正是春阳暖暖的午后,捧一本诗书,掬一杯红茶,年华易逝人事无常的万般感慨便也涌上心头本想借饮酒听歌来遣愁,谁想到听了忧伤的《水调》旋律不但没有解愁,反使心里更添烦愁。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发现“借酒浇愁愁更愁”

关于张先,了解他的人可能多数都是因为苏轼的那句非常经典,而被称为“最污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里的“梨花”指的就是张先的一头白发张先在八十岁时娶回一个娇艳如海棠花的十八岁女孩为妾张先为此春风得意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

只隔中间一花甲。


忘年交苏轼调侃附上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因此这首作为对张先风流一生的谈资笑料让人津津乐道,直到今日。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成为比喻老夫少妻的经典名句,口口相传。更让人唏嘘不已唏嘘不已的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妾与张先的感情非常深厚,婚后短短八年时间,为他生了四个孩子,而且在他去世后也郁郁而终。张先一生共有十个孩子,最小的女儿比他最大的儿子整整小了六十岁,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禁哑言失笑,都说人不风流枉少年,看人家老了老了竟也活得如此率真。

苏轼比张先小46,但他俩一见如故,交往甚密。两人亲密的忘年交是有史记载: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升迁密州事,临行前,他与在杭州游山玩水的张先等人同舟来湖州,欢聚于馆驿河头的碧澜堂,他们把酒言欢,赋诗填词,歌伎弹唱,谊切苔岑。意犹未尽,当日,又泛舟至淞江,畅饮于垂虹亭。苏轼与张先的交情确实不浅,在张先去世之后,苏轼还特地写了一篇《祭张子野文》来抒发对老友的怀念之情。张先一生诗酒,风流韵事不断,据说他时常安排仆人四处打探佳人何处有?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并曾在另外一首词中用走马探花花未发寓指张先一直奔走在寻花问柳的路上。

张先的寻花事例中,除了八十纳妾私会尼姑的故事也是非常刺激、非常有特色的。传说张先年轻时, 与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 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被发现,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张先依依不舍,千般离愁万般别绪,写下一首《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句中的离愁别恨,真真切切。写诗词的人,果真都是性情中人,遇情碧海青天,遇爱缠绵悱恻,字里行间,让人都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看到云卷云舒的意境。

还有一件更经典的事情是官妓索词。张先老年时候,居住在杭州,曾为很多官妓作了词,却把官妓龙靓忽略了。龙靓很不服气,就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


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

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张先看后,立马作了双调《望江南》回赠,以表歉意: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

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据说龙靓被张先这么一夸,名声大噪,门庭若市。才子佳人这么一合作,果然收效甚是出彩。

其实张先并非层出不穷的桃色绯闻炒作而出名。张先在北宋是很有名的词人,是诗词绘画全才,他的慢词长调与柳永齐名,传世的词作有一百多首张先在一首行香子的词中写道: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所以被人称为张三中。张先笑语:那不如叫张三影呢。因为他写词喜欢用字,自己比较得意就是这首词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还有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张先的影词氤氲着一种灵动的轻盈意境,清幽淡远,影中有画,影中有情,从而开辟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特色。

张先深得欧阳修、晏殊赏识,名气不输苏轼为何没有入选北宋十大词人?在当今知名度不高呢?

张先的词大多描写的都是酒宴酬唱、男女之情,描述了宋代社会高层的人情冷暖,深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其中尤其以赠妓、赠歌女等等题材最为有名。他的词曲豪放不足,温婉有余,虽然语言工巧,却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张先的一生都是平坦的,没有颠沛流离的生活体验,所以周济才说他的词无大起落。虽然不能像李煜那样含意深沉,也写不出柳永那样的淋漓尽致,张先在写词时用的是真性、真心这点是毋庸质疑的。尽管他那些花天酒地的素材很俗气,但他对生活中细微美的描摹,独开词的妙境,写得清新深婉,有情有韵,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就词的造诣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张先是个奇才。自古才子多风流,我们就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张先其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