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18-08-30 10:36: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心得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一、教师阅读
阅读本书,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特别看重阅读。比如,《怎样靠阅读发展知识》、《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等文章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下面我摘抄一些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P25
P25
书中的这些话发人深省。的确,在平时,我身边许多老师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没有时间阅读。对于这一问题,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中。平时的工作任务纷繁复杂,让我身心疲惫,似乎没有精力阅读了。但是,去年看的《教师阅读地图》一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对照书中的思路和方法梳理了自己过去多年的阅读史,对自己的阅读史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阅读计划,从去年至今基本坚持着实行。其实,《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也是《教师阅读地图》大力推荐的书。在大学时候,我就知道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但并没有细看过,只是零散看过书中的一些建议,在这个暑假才认真研读,确实收获良多。
工作六年的我,褪去了初入讲台时候的青涩,逐步对教育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这过程中,阅读给了我许多知识和力量。比如,我阅读“新教育”系列书籍,像《朱永新说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一间会长大的教室》等这些书,我了解了“新教育”,并在自己班级开展了班本课程实践。阅读、思考、实践、反思,为我构建“星星班级”班本课程持续不断地提供营养,指引我在育人之路不断进步。阅读“小组合作”的一系列书籍,引导逐步完善班级的小组合作形式……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优秀教师教育技艺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经常性的阅读不断地补充了他们的知识海洋。” 经常性、不间断的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拥有的知识的海洋更宽广。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中,教科书一年比一年成为愈来愈小的一滴。”我任教语文,那么,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些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些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唯有不断地阅读、积累,才能促进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起来。
教师对个人阅读的重视程度也影响着学生,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如下观点:
P86
P87
以上文字让我想起来我和班级学生的一些故事。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看书,常常买书。网购的书到了学校门口,学生还常常帮我去把包裹领回来。课堂上,也常常“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孩子多看书。我还积极开展班级读书活动,让学生一起感受读书的乐趣,总体来说,我们班的孩子阅读兴趣浓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爱看书,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老师思想固执、生活停滞,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灾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二、学生阅读
关于学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许多观点。比如,他在《阅读是“困难”学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中提到:
P66
P66
P67
P93
P93
以上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班46个学生,确实存在几个学困生,比如赵江伟、黎卓裕、冯铭裕等等。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时不能到达及格线。有时他们没有完成作业却在看课外书,我会说:“不要看课外书,把课外书收起来。”我以前也曾想过,学困生对于书本知识都还未曾掌握,花时间和精力看其他书有用吗?但是,我现在发现我的想法和做法有待商榷。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观点,我自己也查了些资料,明白了对于学困生而言,要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大脑。阅读课外书、做好引导,其实是对他们发展思维、智力有帮助的,思维和智力提升了就会促进学习的进步。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正确的方法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他们去阅读,阅读是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这些观点都强调了加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正如现在我们一再强调的“海量阅读”,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的积累,对他们的发展才更有帮助。我计划在新学期多开展读书活动,目前了解“专题阅读”、“全书阅读”,特别要注意学困生、后进生的阅读情况,将班级的读书活动做得更深入、更有活力。
三、重视心理学
做老师要多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些话从大学开始就听过了。但以前刚入职的时候,经验有限、思考的程度有限,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有限,以前并不能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心理学在教学生活中的作用。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我又想起来班上的这个小A同学。在转化他的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重要。
他的大概情况如下:在汉字方面,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他汉字都不认识。阿拉伯数字,大致可以认识1-9。与家长沟通后得知,孩子被诊断为大脑发育迟缓,家长表示孩子在学习方面无能为力。小A在校表现令人头疼。影响课堂秩序,上课随意走动、拿东西扔同学、拿扫把到处走、唱歌、发出“怪声”……总之不得安分。脾气比较暴躁,有时情绪激动甚至会攻击老师。课间欺负同学,打人、扯女生头发、把热水倒到同学身上……层出不穷。面对他的行为,我和其他科任老师一样感到很无奈。但是,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和欧璐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们热烈讨论,不断思考,想法设法让小A同学的行为得到一定的有效控制。
P108 你不仅是教课的老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P108 你要用心理学书籍充实自己的藏书。教育者应是受教育者的知心人。
P108 只有整个教育生涯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和不断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会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这些话再次提醒着我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在闲暇时间看了《自卑与超越》、《少有人走的路》等多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同时,我又有针对性地阅读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遭遇问题学生》等,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探察他们的心理,重视他们的心灵感受和情感体验,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这个假期,我重新修正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增加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少有人走的路》整套、《我们内心的冲突》和《中小学心理辅导N个典型案例》等,加强阅读,补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让自己更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内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上只是我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会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并且持续不断地阅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路上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