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文\长汀林发振
(2020-11-06 12:37:58)
标签:
文化情感 |
闽西地区长汀县乃古汀州府治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浑厚。古汀州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府,前后领辖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明溪、清流八县。长汀地处特殊,自古为江西、闽北交通之要塞,东临三明、南通闽南、西连江西。汀州地处偏僻,战乱较少,社会稳定,山明水秀,土地肥沃,适宜人们安居乐业。汀州(长汀)亦为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历代我国北方汉人或躲战乱,或避天灾,或授官上任汇聚于斯地。
据《元和郡县志》载:“唐代开元年间时(713—741)已有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一户,客家先民近十万人入闽。”显知,唐开元年间,中原之南下避乱、避役百姓入汀垦荒开居的客户不为少数。
《临汀志》(宋胡太初修)载,长汀主户:坊市2889户。客户:坊市2396户。主户比客户仅仅多约百分之二十。足见当时长汀的客家户口比重之大。
客家先民从中原入闽乃至徙居长汀,遂远播世界各地。长汀在客家先民迁徙史上起着举足轻重之地位。
《庆元旧志》(1195—1200)载:唐代迁入汀州者:王、宋、李、毛、孙、饶、廖、郑、林、钟、温、陈、杨、沈、刘、卢、苏、张、曹、罗、邓、伍、江、谢等39个姓氏。宋代迁入汀州者:陈、王、谢、胡、李、刘、丘、黄、傅、萧、巫、曹、严、马、林、上官、俞、郑、汤、罗、张、易、杜、周等21个姓氏。
邓姓:长汀邓姓开基始祖为邓氏第八十六世孙邓调元,宋神宗时进士及第,1085年为乙丑科翰林,历官给事中丞,迁汀州立堂。长汀邓姓开基始祖为邓姓九十六世孙邓文辅,字致嵩,进士及第,原居福建长乐县七都,先迁龙川县雉鸡笼固岗,再迁汀州府长汀县西街。邓文辅生十三子。四子邓明逸仍居住长汀县西街繁衍,其余分迁广东南雄、英德、龙门、龙川、增城、惠州、浙江金华、江西抚州、福建长乐等地繁衍。
丘姓:长汀丘氏早从南宋入汀,三个始祖即行恭、佰一郎、佰七郎。佰一郎于南宋从上杭迁长汀三洲丘坊开基;行恭裔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迁长汀开基,其佰七郎世裔先后于元、明、清期间迁入长汀开基(有的从上杭、永定、连城、宁化、清流、江西迁入的)。在汀的三个祖公裔孙历代从长汀县迁到本省的福州、厦门、宁化、清流、永安、顺昌、龙岩及江西瑞金、会昌、太和、广东、四川、台湾等地繁衍发展。
宋姓:汀州宁化泉上新坊宋氏上祖,原居住江西宁都村下村。清同治年间,宋克昌因避苛捐劳役,兄妹三人从宁都入闽,居宁化泉上华角塘,后代一支蕃衍长汀。宋姓迁居台湾始于清康熙末年,宋来福开垦下淡水港。宋氏多集中于台北、新竹、苗栗、彰化、台南等地。
林姓:林姓于汀州似乎情有独钟,笔者查阅《汀州府志》,历史上已然于汀州为官者居然具有140多位人次,在外为官者117位。查《汀州府志》(卷之二十一选举一)载,“林务滋(承务郎),大中祥元年进士,长汀人”。可见,长汀至少于五代十国之前具有林姓客家居民。
长汀河田镇自古土地广袤,山青木繁,汀江穿田而过,水源充足,素来为客家先民泽地而居之风水宝地。河田自古誉有“林姓半边街”之称。
《上杭林氏谱》191页载:“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军南侵入闽,南宋京都失陷,宋端宗赵罡逃入潮州,林文德将原配夫人汤氏及其所生五子(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迁入宁化石壁,将继室夫人黄氏及其所生四子(六郎、七郎、八郎、九郎)避入永定,后卜居河田。林文德(约1225--1279年),汀州客家西河堂林氏始祖,讳公玉,字,崇清,祖居福清渔溪上迳村人,宁化知县,遂家入籍汀州宁化石壁村。“公(林文德)与朝廷大臣辅驾至崖山,元将张弘范攻崖山,宋兵打败,眼看南宋就要灭亡,时年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陆秀夫负昺帝跳海殉国,公亦与朝廷众员一齐跳海尽忠,谥曰‘忠节’,后遗体运回长汀河田五里岗安葬”,当地人称“官家地”,其后裔分布于上杭、永定、龙岩新罗,乃至全国多个省市及海外。此外,于宋末迁居长汀河田的尚有九牧长房之林季昌三子、四子,家族后迁居三明。
武平湖头《孟九郎族谱》42页载,宋元祐年间,五代后周柴宗训举族易柴复林,由福州经延平居宁化,因世乱,移居河田水口。这是最早入住河田的客家济南堂林姓。该谱载:“时柴太后尚存,甚忧恐不安,约宋开宝六年973年,宗训等生谋避患,乃默然脱身,挈家逃出,流于闽之福州济南山而隐,始学圃农,即以山名“济南”为堂号,以柴字拆之去此添木,遂复为林氏,改名为判官”。南塘灭后,林宗训挈家经莆田、南平、宁化隐入长汀河田、濯田、武平中堡、上杭郭坊等地。
《上杭林氏源流谱》之《济南堂林氏起初源流由来世系谱引》(第613 页),明万历四十(1612)年,林钊嗣孙林宾撰文:元祐年间(原作延佑二年迁居河田,此载有误),“五一郎、五二郎、钊祖之兄,七郎、八郎、九郎钊祖之弟,万一、万二、万三钊祖之子,协负太婆巫氏举家逃难出门仰天祝曰:林氏善良不幸遇难,仰天地护佑,吾家所到之处悉皆蓄衍子孙,愿好人相逢,恶人回避,吾姓双木之遇水则生,凡遇水地名则当居焉,行至汀,河田水口,或至羊角水砂岗头居焉”。据《萍乡林氏族谱》载:林万一郎,讳尚卿,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正月十九日子时,世居南平顺昌小陈坑,因世乱举家迁居河田水口,徽宗宣和年间(1119一1125),约33至39岁之间移居上杭郭坊。
柴林后裔延今遍布闽、粤、贛、浙、川、黔、湘、鄂、滇、桂、台,至东南亚各国,人丁已超百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