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利润表看企业的效益与质量(核心利润的1.2-1.5倍应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致相等)!

(2017-02-06 22:13:12)
标签:

财经

股票

杂谈

分类: 投资有道
    近半个月的春节假期转眼结束,今天第一日开工整个人昏昏沉沉,典型的“节后综合症”。还好,春节假期断断续续看完了杨天南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杨总的文笔确实优美,书中大力传播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鼓励投资不仅要盈利,还要能解决问题。所谓的解决问题,应该指的是财务自由吧。至于如何解决问题,书中没有提供具体路径,当然也不可能提供,在价值投资的原则指导下,每个人需要找出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
    既然今日开工,晚上照例学习财报知识。今天学习如何从利润表看企业的效益和质量。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简单说就是收入减费用,所谓收入,指能使利润增加的因素或项目;所谓费用,指能使利润减少的因素或项目。在利润表中,收入由四个部分组成: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费用则包括五个项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简称“销管财”,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
    利润表中最后一项为净利润,有人说利润表只需要看最后一项即可,其实不然,利润表不仅要看净利润数额,还要考察利润的结构问题。利润表中第一行的营业收入减去第二行的营业成本,为毛利;毛利减去销管财及营业税金及附加,为核心利润;核心利润加投资收益之和为营业利润(反过来讲,就是营业利润减去投资收益等于核心利润);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为利润总额。根据上述分析来看,利润总额的三大支柱为核心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总额为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对利润表中的上述项目、定义及相互关系熟悉后,再来看这些项目如何反映企业的效益及质量。母公司的净利润是分红的基础,而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数额是考察企业集团运作的效益指标,至于合并报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只是一种观念的表达,并无实际运用的作用。对比年度间营业收入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规模的变化,如格力2010年的营业收入约600亿,2011年的营业收入约815亿,规模变化明显。毛利率是反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等于毛利除以营业收入。一般来讲,在制造业中,存货积压会导致当期毛利率提高,因为积压意味着产大于销,单位产品分担的费用相对较低,单位成本降低,毛利率提升,但存货积压带来的是未来的亏损,对毛利率提高的企业,要注意观察提高的原因,注意判断毛利率提高与存货之间的关系。
    对利润表中的销管财三项费用来说,该三项费用一般年度间的固定性较强,如年度间发生大幅变动,要注意考察原因。而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对专注于主业的企业来说,损失不会大,该指标反映企业相应资产的管理能力。
   按张新民教授的经验之谈,其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效益与质量,主要看核心利润的1.2-1.5倍的数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否大致相同,该经验的前提要求是存货周转速度大于2次。如果大致相同,则证明既有核心利润,又有对应的现金流;如果不同,则只有利润,不产生现金量,该利润可能不实,存在被操纵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