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8岁了,感觉统合训练还有用吗?众艾感统教育知识分享

标签:
感统训练感统失调感觉统合众艾感统 |
据小编在后台不完全统计,家长的这类问题竟然占到了80%!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已经定型,没办法进行感统失调的矫正;甚至于混淆“感统训练”与“早教”!
因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儿童感统训练的阶段:
0-2岁是感统训练的起步期;
2-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6-9岁是感统训练的补救期;
9-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期。
所以,感统训练越早越好!
由于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儿童,3岁前都在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无微不至的照顾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尝试,认为孩子不磕不碰不闹病就可以。其实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到孩子开始上学,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一般感统失调的常见现象:
♦ 不善交际、孤僻、不自信
♦ 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弱
♦ 情绪控制差、易怒、爱哭闹
♦ 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耐心不足
♦ 胆小、黏人、分离焦虑、入园困难
♦ 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差、笨手笨脚
♦ 空间感差、方向感差、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 粗心大意、爱破坏纪律、兴趣保持时间短
♦ 阅读跳行漏字、写字丢笔少划、左右颠倒
♦ 记忆力低下、听讲记不住、作业磨蹭拖拉
那么感统训练都是训练哪些方面呢?
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主要项目: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听知觉、视知觉等感官学习和运动学习。
01
视知觉
视知觉统合包括:视觉追踪、视觉记忆、视觉联想、视觉分辨、手眼脑协调。
02
听知觉
听知觉统合包括:听觉理解与接收、听觉记忆、听觉联想、听觉分辨和听说结合。
03
触觉
触觉是情商之源。触觉统合失调又可以细分为:触觉敏感型和触觉迟钝型。有自闭倾向、多动行为的儿童,触觉统合失调是重要原因之一。
04
前庭平衡觉
前庭平衡觉是注意力的根。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
05
本体觉
本体觉是自信心之本。本体觉可以良好的协调自身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协调身体的动作。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