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篆、章草、今草的关系
内容提要:今草草法是在草写楷书字的过程中形成的,
并未产生于楷书出现之前。认为今草的主体草法早于楷书、
早于今草草字的观点不靠谱。
草书这个概念有大小之分,大概念草书包括篆书的草写体草篆、隶书的草写体章草、楷书的草写体今草;小概念草书专指今草,包括小草、大草(狂草)。
草篆、章草、今草,从字形看,三种草体截然不同。但从草法脉系看,这三种草体的草法,草写原则相同,有些具体草法相通,显然后者对前者有继承。这三种草体因草写对象不同,形成了三个基本草法体系,各具特色,今草草法体系最完备。
之所以说草篆、章草、今草三种草体草写原则相同,是因为它们趋速快写、简化正书的目的相同。之所以说它们有些具体草法相通,是因为有的草写法则,三种草法中都有。
在三种草体的草法中,由于草写对象不同,所以后者对前者的继承都是有选择的继承,即适合自己草写的则继承,不适合的则扬弃;都是次要的少数草法继承,不是主体草法继承。比如,今草继承了章草的“减笔”等次要法则,而对章草保留隶书波磔、笔画独立、字字独立、缺乏连写、缺乏使转等主体草写法则,则由于今草不需要,便将其摈弃。今草的主体草法,是楷书草写时由趋速“连写”演变来的六种草书使转符号法则和一系列独特的“原画草”法则;这些法则是在楷书出现之后,在草写楷书字的过程中产生的,并未产生于楷书草写之前。所以,认为今草的主体草法早于楷书、早于今草草字的观点是道听途说,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