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天坛双环万寿亭

标签:
转载 |
民国时期的中南海的双环亭“桃亭”
1900年八国联军士兵在双环亭站岗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原在中南海,是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庆祝50大寿而建的寿亭,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年),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所以两个亭子的亭基为一对寿桃,又俗称“桃亭”。原为一方形院落式组合,正南垂花门为入口。北侧正中为双环亭,亭北为中海湖岸。岸上种有海棠树,亭南悬匾“风亭月榭”、亭北悬匾“蕙圃珠泉”,因此此亭又称为“风亭月榭”、海棠亭、什锦亭。因周边曾种植海棠。迁入新址后,双环亭周边也种了海棠。重装此亭时看到一件写着“万寿”的旧零件,加上亭子“双环”的造型,双环万寿亭之名是今人所起。双环万寿亭原位于中南海内的南海西北岸,北临卍字廊。万字廊为雕景画柱式回廊,回廊四面环水,呈卍字形,现已无存。
双环亭在万字廊之北
亭北悬匾“蕙圃珠泉”,亭边海棠花开
双环万寿亭西侧的游廊向西一段之后,又向南拐,可以看到一座顶部相连的亭子就是方胜亭。据说,双环万寿亭和方胜亭分别是古建筑里的仅此一例。方胜亭与双环亭的造型都是双亭相连,只不过一座是套方,一座是套环,寓意都是吉祥圆满。
扇形亭在双环万寿亭的东北方向,前窄后宽,颇似一个打开的折扇,灰色亭顶,苏式彩画,与双环亭南北相望,辉映成趣。据说,在北京的古建筑中有四座借寓折扇典故而建造的扇面亭,其造型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三座建于清乾隆年间,一座建于光绪年间。这四座扇面亭现分别位于天坛公园、颐和园、醇亲王府和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的扇面亭是建于乾隆年间,其与双环万寿亭和万胜亭都是在1975年由周恩来总理建议从中南海迁入天坛公园。1976年迁建,1977年完工。
百花亭(六角彩亭)原建于北京东城李鸿章家庙内,是慈禧皇太后御碑亭,1978年迁建于天坛公园百花园中央。百花亭重檐六角,黄琉璃瓦顶,兰剪边,梁栋彩绘均为花草,故名百花亭,也叫六角彩亭,与天坛百花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