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川省社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纪实
近日,由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省社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在四川领航两新组织培训学院进行。全省120多名两新组织“领航者”
,通过三天培训,个个豪情满怀,收获满满。
本次培训会理论结合实践,让参训者应知应会,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一一学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五位领导及专家,站在不同角度解读“二十大"的精髓。
如何理解二十大的精髓?省直工委副书记张玉强从五个方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深主题和"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要求;二是深刻领会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里程碑意义;三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和世界观方法论;四是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和重大部署;五是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
张玉强提示知识点:一是两个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二是四突出:突出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三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布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共四川省十二次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马国祥这样解读。一是省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意义;二是大会主题;三是总结过去五年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重大成就;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规划。抓好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讲政治(首要原则)、抓发展(第一要务)、惠民生(根本目的)、保安全(底线要求)。四是突出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战略牵引;五是提出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明确要求。
张教授提示点:一是四川五年成果: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民生法制建设有序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二是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六个新: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省委组织部四处处长周晓云,理论结合实践,解读“两新"党组织的党课。一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制;二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三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论述;四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重要论述;五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严密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的论述;六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为有效实现党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论述;七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论述;八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九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的重要论述。
周处长提示,注重发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独特优势,压实行业管理部门结合业务指导和监管抓党建责任,建立看得见,统得起,管得住的体制机制,引导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如何抓好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省直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桐讲了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抓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中央有要求,发展有需要,问题还很多,基础要打牢。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乱象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二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什么?抓政治引领;抓组织履盖;抓基础制度;抓作用发挥。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该怎样抓?加强学习教育;做好管理服务;主动请示汇报;积极履行责任。
一一看有样板,学有榜样。模范社团凸显出党建引领作用
在四川省归国人士企业联合会党支部办公区“咫尺空间”里,支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支部′经纬"党建工作法。党支部提出四个纬度:党建引领,打造过硬党支部;品牌建设,找准党建业务共振点;融合发展,提供组织发展源动力;创新服务,助力人廾工作出亮点。
该会凝聚海归力量,搭建国际舞台,汇集全球视野,助推西部经济"为宗旨,围绕“政府,企业,海外,人才,项目五条经线。有团体会员108家,党员18人,民主党46人。先后在9个国家设立海外工作站,成立了海外人才服务和交流服务,一个双创孵化基地,服务海归人员上万人。
在四川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里,有几块奖牌吸引参访者。中国最透明基金会,第二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基金会推行党建工作法:党建引领坚定走,党务业务同步走,三方发力快步走,四个作用稳步走。
党建和慈善工作两手抓,做到三同三融。即党务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置、同考核,将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相融合,党员管理和人才培养相融合,党建精神和慈善文化相融合。发挥“爱心、互助、服务、发展"四个作用。
一一交流与分享,话成绩、找问题、补短板
21日晚,领航校区灯火通明,教学楼里灯光明亮。参会人员分组进行交流。支部书记们个个振振有词,谈体会、谈收获、谈感悟,在践行报告精神中找准思想定位、锚定目标方向,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团党建工作中落地生根。同时,也分别提出当前社团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和建议。
23日下午,四位“两新"党支部书记站在台上,讲述社会组织党建的经验及成果。
省农业农村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委员、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许应船以“围绕中心 锻造队伍
丰富载体,‘135’党建工作法助推培训中心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题在培训班作了经验交流分享。许应船在交流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培训中心党支部实施“135”工作法(实现一个目标,锻造三支优秀队伍,搭建五个红色载体)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党支部通过探索、实施“135”党建工作法,党建引领—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业务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与会领导及参会代表对培训中心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省医院协会党支部组织委员杨茂康介绍四川省医学会情况。该会成立于1927年,是最有影响力的医学学术团体。学会历经八届理事会,目前已成为我省组织机构最为健全、会员队伍与业务活动规模最大的医学科技类社团,同时也是我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医学专业学术组织,在西部省(市)区医学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科技扶贫、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举办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展览;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医学科技成果;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宣传、奖励优秀医务工作者等;承接政府各项职能,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等医学鉴定工作,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考核等工作。目前,学会现有理事181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15人,专职工作人员41人,内设机构5个(党政办公室、会员服务部、学术活动部、政府事务部、预算财务部),实体机构1个,专业委员会(学组、青年委员会)287个,吸纳了全省优秀医学专家1万余人(次),拥有单位会员551家,专科高级会员12926人。
经验交流会上,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郭成林,以《让党课“活"起来,让素质”强”起来》为话题讲述了三点创新模式。一是创新形式,授课主题多元化。一个国企,两个社团,三个社区同过党日。二是创新内容,确保党课时效性。除了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外,还学习省委、成都市委有关社区治理和民生方面的文件精神。三是创新载体,让党课和支部活动结合起来。一进,走进院落听党员故事;二演,创作的优秀党委书记的情景剧《暖心》搬上社区舞台;三书,书写共产党员抗疫故事,出版《爱心印记》发送各社区;四宣,利用《巴蜀社区网》《西部社区在线》《中国社区报》宣传社区治理及党建工作。五颂,利用社区文化活动,歌颂红色主题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
该支部结合党的二十大,题写《坚持以党的二十精神为指导,奋力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理论文章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如何理解社区文化;二是社区文化必须走群众路线;三是社区文化必须走创新打造一批社区建设人才(包括社治人才,党建人才,文创人才,健康引领人才,国学人才,非遗等人才)。
一一 一份肯定,一份鼓励,句句语重心长
三天的学习终于圆满落下帷幕。
11月23曰下午,参训人员,在学术报告厅里,个个捧着鲜红的结业证书豪情满怀。
在结业总结会上,省直工委巡视员张平升同志,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肯定了这次的学习成果。他说,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合理,理论结合实践,既丰富了党建知识,又提升党支部书记们的能力,达到了提升素质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很自律,遵守学习纪律,学习热情高涨,展示了良好的形象。张巡视代表省直机关工委强调,要梳理好学习内容,消化好学习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弄懂弄深弄透,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党建工作。参训人员决心,不负组织厚望,把所学的知识归纳好、总结好、汇报好。(省社促会融媒体中心)
点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引擎
一一四川省社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纪实
近日,由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省社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在四川领航两新组织培训学院进行。全省120多名两新组织“领航者” ,通过三天培训,个个豪情满怀,收获满满。
本次培训会理论结合实践,让参训者应知应会,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一一学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五位领导及专家,站在不同角度解读“二十大"的精髓。
如何理解二十大的精髓?省直工委副书记张玉强从五个方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深主题和"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要求;二是深刻领会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里程碑意义;三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和世界观方法论;四是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和重大部署;五是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
张玉强提示知识点:一是两个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二是四突出:突出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三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布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共四川省十二次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马国祥这样解读。一是省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意义;二是大会主题;三是总结过去五年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重大成就;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规划。抓好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讲政治(首要原则)、抓发展(第一要务)、惠民生(根本目的)、保安全(底线要求)。四是突出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战略牵引;五是提出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明确要求。
张教授提示点:一是四川五年成果: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民生法制建设有序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二是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六个新: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省委组织部四处处长周晓云,理论结合实践,解读“两新"党组织的党课。一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制;二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三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论述;四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重要论述;五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严密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的论述;六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为有效实现党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论述;七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论述;八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九是深刻学习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的重要论述。
周处长提示,注重发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独特优势,压实行业管理部门结合业务指导和监管抓党建责任,建立看得见,统得起,管得住的体制机制,引导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如何抓好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省直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桐讲了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抓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中央有要求,发展有需要,问题还很多,基础要打牢。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乱象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二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什么?抓政治引领;抓组织履盖;抓基础制度;抓作用发挥。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该怎样抓?加强学习教育;做好管理服务;主动请示汇报;积极履行责任。
一一看有样板,学有榜样。模范社团凸显出党建引领作用
在四川省归国人士企业联合会党支部办公区“咫尺空间”里,支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支部′经纬"党建工作法。党支部提出四个纬度:党建引领,打造过硬党支部;品牌建设,找准党建业务共振点;融合发展,提供组织发展源动力;创新服务,助力人廾工作出亮点。
该会凝聚海归力量,搭建国际舞台,汇集全球视野,助推西部经济"为宗旨,围绕“政府,企业,海外,人才,项目五条经线。有团体会员108家,党员18人,民主党46人。先后在9个国家设立海外工作站,成立了海外人才服务和交流服务,一个双创孵化基地,服务海归人员上万人。
在四川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里,有几块奖牌吸引参访者。中国最透明基金会,第二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基金会推行党建工作法:党建引领坚定走,党务业务同步走,三方发力快步走,四个作用稳步走。
党建和慈善工作两手抓,做到三同三融。即党务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置、同考核,将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相融合,党员管理和人才培养相融合,党建精神和慈善文化相融合。发挥“爱心、互助、服务、发展"四个作用。
一一交流与分享,话成绩、找问题、补短板
21日晚,领航校区灯火通明,教学楼里灯光明亮。参会人员分组进行交流。支部书记们个个振振有词,谈体会、谈收获、谈感悟,在践行报告精神中找准思想定位、锚定目标方向,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团党建工作中落地生根。同时,也分别提出当前社团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和建议。
23日下午,四位“两新"党支部书记站在台上,讲述社会组织党建的经验及成果。
省农业农村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委员、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许应船以“围绕中心 锻造队伍 丰富载体,‘135’党建工作法助推培训中心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题在培训班作了经验交流分享。许应船在交流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培训中心党支部实施“135”工作法(实现一个目标,锻造三支优秀队伍,搭建五个红色载体)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党支部通过探索、实施“135”党建工作法,党建引领—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业务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与会领导及参会代表对培训中心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省医院协会党支部组织委员杨茂康介绍四川省医学会情况。该会成立于1927年,是最有影响力的医学学术团体。学会历经八届理事会,目前已成为我省组织机构最为健全、会员队伍与业务活动规模最大的医学科技类社团,同时也是我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医学专业学术组织,在西部省(市)区医学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科技扶贫、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举办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展览;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医学科技成果;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宣传、奖励优秀医务工作者等;承接政府各项职能,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等医学鉴定工作,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考核等工作。目前,学会现有理事181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15人,专职工作人员41人,内设机构5个(党政办公室、会员服务部、学术活动部、政府事务部、预算财务部),实体机构1个,专业委员会(学组、青年委员会)287个,吸纳了全省优秀医学专家1万余人(次),拥有单位会员551家,专科高级会员12926人。
经验交流会上,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郭成林,以《让党课“活"起来,让素质”强”起来》为话题讲述了三点创新模式。一是创新形式,授课主题多元化。一个国企,两个社团,三个社区同过党日。二是创新内容,确保党课时效性。除了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外,还学习省委、成都市委有关社区治理和民生方面的文件精神。三是创新载体,让党课和支部活动结合起来。一进,走进院落听党员故事;二演,创作的优秀党委书记的情景剧《暖心》搬上社区舞台;三书,书写共产党员抗疫故事,出版《爱心印记》发送各社区;四宣,利用《巴蜀社区网》《西部社区在线》《中国社区报》宣传社区治理及党建工作。五颂,利用社区文化活动,歌颂红色主题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
该支部结合党的二十大,题写《坚持以党的二十精神为指导,奋力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理论文章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如何理解社区文化;二是社区文化必须走群众路线;三是社区文化必须走创新打造一批社区建设人才(包括社治人才,党建人才,文创人才,健康引领人才,国学人才,非遗等人才)。
一一 一份肯定,一份鼓励,句句语重心长
三天的学习终于圆满落下帷幕。
11月23曰下午,参训人员,在学术报告厅里,个个捧着鲜红的结业证书豪情满怀。 在结业总结会上,省直工委巡视员张平升同志,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肯定了这次的学习成果。他说,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合理,理论结合实践,既丰富了党建知识,又提升党支部书记们的能力,达到了提升素质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很自律,遵守学习纪律,学习热情高涨,展示了良好的形象。张巡视代表省直机关工委强调,要梳理好学习内容,消化好学习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弄懂弄深弄透,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党建工作。参训人员决心,不负组织厚望,把所学的知识归纳好、总结好、汇报好。(省社促会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