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诗词(世界遗产56)——曲阜孔庙(山东)

分类: 方哥词诗点滴 |
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
曲阜孔庙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曲阜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1961年3月4日,包含曲阜孔庙在内的“曲阜孔庙及孔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包含曲阜孔庙在内的“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孔子故里——曲阜(三孔)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十七碑亭曲阜孔庙规格如此之高可不是一般的恢宏气派“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在孔庙的入口便能看到“金声玉振”坊四个大字,笔力雄劲由明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山东巡抚的胡缵宗题写。
大成殿位于山东省曲阜孔庙内,始建于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78年),现存建筑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是孔庙核心建筑。殿高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面阔九间,前檐十根深浮雕云龙石柱雕刻工艺精湛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取“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更名,清代雍正御书匾额 ,殿前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坛旁有金代石香炉及“先师手植桧”。东侧奎文阁原藏帝王赐书,现存《奎文阁赋》碑与《奎文阁重置书籍记》碑 。十三碑亭保存唐至清御碑53方,东西庑廊陈列历代碑刻。圣迹殿存明代石刻连环画120幅,鲁壁遗址为孔鲋藏书夹墙,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清代龙柱采用五爪金龙纹饰 。殿内悬康熙“万世师表”等清帝御匾,现为祭孔大典举办地 。
孔门四配是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包括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孔伋)与亚圣孟轲。该制度效仿“以德配天”传统,从孔子弟子及后学中选取代表人物从祀孔庙,四人尊号源于各自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颜回以德行著称,曾参阐发孝道与《大学》思想,子思著《中庸》承启心性之学,孟子发扬仁政学说。
十二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均为坐像。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朱熹位居十哲之后,乾隆三年(1747年)升有若为十二哲之一,居颛孙师之后、朱熹之前。十二哲配祀于大成殿内,位于殿内东西两端,每端各6位:东面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子若);西面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元晦)
一
讲学余暇游孔庙,
缓行细看心敬仰。
明伦堂里读论语,
弘道门中悟自强。
大成殿内先圣瞻,
泮池桥上状元当。
幸逢盛世胜昔日,
杏坛缤纷百花香。
二
楼殿阁堂大儒藏,
碑碣古朴千载香。
郁葱柏槐逢春又,
默默瞻仰心绪扬。
三
杏树摇拽书香溢,
先师有教亦无类。
犹闻论语传耳边,
七十二贤演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