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广州之行和兄长同游越秀公园、看五羊标志、登镇海楼、访陈家祠堂、上白云山,白云山景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801号, 地处广州市东北部, 总面积为21.8平方千米, 属于城市山岳型森林生态风景区。
白云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长冬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山体地质古老,地貌多变,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白云山集雨面积大,但区内没有河流,地表水仅见溪涧、山泉和水库三种形式,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类型为山泉水。白云山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共有植物1054种,国家级及省级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樟树、观光木等23种;观察到昆虫185种、两栖类动物43种、兽类16种。
白云山的历史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南梁时,景泰禅师建白云山景泰寺,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秦末时,高士郑安期隐居在白云山采药济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 [17]晋代年间,江苏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炼丹,著有道家名作《抱朴子》。 南梁时,景泰禅师建立起白云山第一座寺庙“景泰寺”,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 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诗。他们的诗文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 [
明清时期,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分别为“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 清末时,白云山上已建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专门成立了广州白云山景区管理局。景区从南至北共划分为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等7个游览区,其内景点云台花园、鸣春谷、雕塑公园为全国之最,景点“白云松涛”“云山锦绣”“云山叠翠”先后入选“羊城新八景”。
2002年5月,广州白云山景区被国务院审定为第四批“国家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1年,白云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白云山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白云山景区2023年游客量达1600万人次。
相见欢
一
晤兄千里行程,
挚情增。
访古游山一路有欢声。
木棉窕,
紫荆俏,
似相争,
不惑之年从头再攀登。
二
拾级疾上层峦,
气微喘,
远眺穗城风景尽收眼。
楼鳞次,
山叠翠,
似相牵,
纵是相距千里情不减。
(照片有的自拍之,有的来自网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