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拙文(122)——冒牌班主任
(2024-08-30 16:18:47)分类: 方哥下水拙文 |
冒牌班主任
我十九岁师范毕业,84年9月分配到农村,至89年7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当教师语文和班主任。
三十多年教育生涯,就当了这么五年班主任,名副其实的班主任。现在还有当年许多的学生在相互联系。每每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历历在目。可想,班主任对学生影响之大。
89年9月调入丹城后,一直担任学校行政,教语文、教作文,无缘班主任这个光荣、艰苦的岗位。
当校长这么多年,说是“大班”的班主任也可。校长事情繁多,责任重大。不但要从全校角度、大局的角度着想,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但,不是真正的班主任。
今年,我当了一回“冒牌”的班主任,何也?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到来,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挑战。他们心理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老师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
因为家庭、环境、学生……多方面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生的产生,这是很正常的事,后30%的学生永远存在的。
他们感受不到当学生成长的快乐,甚至在学生中“低人一等”。有的学生上课时,明知听不懂,但,还是一本正经的听;明知每次考试“垫底”,还是认认真真地考。他们的意志力,耐挫力,令人敬佩。
难怪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后进生每天遭受失败,一天8个小时听不懂,却九年如一日,每天坐在座位上;可能到学校会遭受老师的责骂,可是每天早上还是勇敢的背着书包来到学校。这样的勇气你老师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拜托你不要再责骂他了,至少他勇气有嘉,明明知道要被你骂,还来。”
诚然,我深表同感!
这一届初三,我们以初二成绩后30%的学生为成员,组成了一个“班”,我为这个班的“冒牌”班主任。
这班共有五十二名学生,我把这个班命名为“九年级潜力班”。在去年九月第一次会议上,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四个一:
树立一个目标,自己与自己比,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比;
确定一个信心,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上好每一堂,尽力学习,尽力完成能会能做的作业,不是为了别人;
规范每一天言行,平平安安,文明守纪,顺利渡过九年级。
九年级“学校潜力生”登记表
学生姓名 |
|
班级 |
|
性别 |
|
|
||
家庭地址 |
|
联系 电话 |
|
|
||||
八年级期末成绩 |
语文 |
数学 |
科学 |
英语 |
社政 |
|
||
九年级上学期目标 |
|
|
|
|
|
|
||
中考目标 |
|
|
|
|
|
|
||
个人最大愿望 |
|
|
||||||
最讨厌事情 |
|
|
||||||
|
||||||||
个人的榜样是谁 |
|
|
||||||
学习成绩不理想 原因是什么 |
|
|
||||||
|
|
|
|
|
|
|
|
|
在品德思想上有什么不足 |
|
|
|||
希望学校老师 帮助什么 |
|
|
|||
班主任评价 |
|
|
|||
家访记录 |
|
|
|||
家访记录 |
时间 |
|
参加人员 |
|
|
家访内容 |
|
|
|||
|
|||||
|
|||||
家访记录 |
时间 |
|
参加人员 |
|
|
家访内容 |
|
|
|||
|
从调查情况看:
1、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有一定进步。
2、个人最大的愿望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希望能够考上好的学校。
3、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归于自己偷懒、学习不够刻苦,上课开小差,作业不积极等。
4、希望学校老师帮助方面,有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帮助提高成绩,上课讲课慢一点,多点鼓励。
其实,人都有向善性,向上性的。潜力生,也希望自己有多点进步,有更好地学习环境、受人尊重。
既然是“潜力班”的“冒牌”班主任,我还是要做一些常规的工作。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抽空和潜力生进行个别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里想法,喜厌学习情况。
平时,每星期巡视校园,走过九年级的时候,进班级看着他们得的作业,和任课老师,甚至班主任及时沟通。
每次考试后,我都把潜力生集中起来,进行隆重表彰。表彰内容有三——
一是潜力生学习成绩前十名;二是潜力生学习进步奖,只要是自已跟自已比,有进步,哪怕一分、二分,都进行隆重表彰;三是潜力生行为规范奖,只要是有信心,认真学习,尽力而为,规范守纪的的都有奖。
我为什么要设立三项奖呢?
原因是一次聆听师德报告经验会上,一名职高的先进教师,在报告时,曾说道:许多职高的学生在初中、小学九年教育中,教师没一次来到学生家中,学生没有一次领过奖。
这话,对我冲击很大,作为一名九年义务制学校的校长,要做深刻的反思——
我们的学校是否真正的对待全体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学困生、心困生、情困生、地困生、德困生等感受到关爱和成功呢?
这样的表彰会,至今进行了七次……每次,我都精心准备讲稿。(一般会议,讲座,我是不备讲稿的。但,学习潜力生的心灵特敏感,特别需要励志、信心的阳光照射;特别需要名人、经典的文化营养吸取。故,我特认真)。
每次前十名学生,上台领奖,鲜红极亮的证书,精美的奖品(笔记本),学生捧在手上,喜在心中,笑上眉梢。
学生进步奖,那更多了。第一次三十二人,第二次三十五人,最近一次四十一人。我希望人人都能进步,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
小Y同学,初二期末六门学科总成绩152.5分。我在和他谈心沟通后,讲了许多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鼓励他,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丢弃自我,自我放弃。
第二次,他的六门学科总成绩是172.5分,领到了鲜红的进步奖证书,我还单独和他合影。当然这和真正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
在初三年级大会上,我举例表扬小Y同学时,学生自发地鼓起掌来,那掌声是那么热烈、持久……那掌声出乎我的意料。这掌声来自学生的真情表达,这掌声带给学生可能是一辈子的影响。
只要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明天的“我”跟今天“我”比,只要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就应快乐,就应该鼓励。这对潜力生来说,似春风,似春雨,润物无声。
一位接一位潜力生,捧着荣誉证书,暖意拂面,这可能是九年中,他第一次领奖,而且是校长发的,一个个喜不自禁。
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人是需要得到尊重,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满足。不论是学生,是人的都是如此。看来,学生都是想希望得到尊重,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学习潜力生更如此。
我们为何不放下架子,放下标准,让这些长期的“营养不良”、长期“贫困学生”,吃上营养餐,补一下维生素呢?
可能有教师会问,这样有效吗?我想,就算是成绩进步不大,因为学生基础差,实在跟不上。但,心中有阳光,自信做学生,抬头见太阳,开心每一天,这不比单单成绩、分数来得更重要吗?
做人和分数,孰重孰轻,一比而知。
我的信念是:凡事外国语学校出去的学生,哪怕成绩低一点,差一点,但,人格是健康的,信心是满满的,行为是规范,做人是阳光的。
这不是“快乐——成功”教育理念的真谛吗?我们不要大口号,教育须要细功夫。
以德促智,以情感人,不应是一张束之高阁的文件;让每一位学生在原基础上“快乐——成功”,不能只成为一种美丽的理念,而应是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行为中,落实在每一位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特别是“潜力生”中。
在第七次表彰时,我统计了一下,有十八位学生连续进步。哪怕一分,也算。小Y同学,他的六门学科成绩总分——第一次152.5,第二次172.5,第三次177,第三次182……而且,阳光自信。这样的学生在潜力生还有不少。
作为“冒牌”班主任,我还和正式班主任一起家访。寒假大家访,我一共家访了三十三户学生家庭,这些“潜力生”家庭,单亲家庭的居多,外地转学租房居多,父母不在家的居多。
小D,一名外地转来的女学生。一进她家,她就热情来迎接,圆脸、短发,甚是可爱。母亲在打理生意,父亲因“有事”,进入“里面”。
母女两人艰辛度日,十平方左右的小屋,上下隔成了二层。她的床在二层,用陡峭的小梯爬上去,床与屋顶估计三十公分左右,床头有一木板,这就是她写作业之处。小屋旁连着一间麻将房,“麻战”正“热火朝天”,对我们的来访置之不理。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我对小D同学肃然起敬。
小J同学,已经是小伙子了,身高近180厘米,体重估计上了二百斤,平时我一直关注他。
数九寒冬,我路过初三年级,经过他班,他坐在最后一桌,只穿一件短袖汗衫,双臂外露,看看他,我也觉得冷。我走过去,让他穿加上衣。可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不冷。课间操,跑步时,总是最后,跑不动……
到他家,房子可不少,听他父亲说,一幢三楼都是,可他已离婚了,是又当爸又当妈……
难怪小J,这么冷天,还如此露“肌肉”,没有感受母亲的细细关爱。我们和他父亲交流小J学习、生活情况时,可他还“生意正忙”,不停地接电话,看来,对儿子学习、身体并不在意。
出家门,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多的钱,再多的房子,难道比儿子重要吗?
当然,大多家长不管儿女成绩好不好,但,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关怀、关爱他(她)的。小M同学就是如此,她妈妈为了她读书方便,专门在学校旁租了房,来丹城照顾小M同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
几天家访下来,使我这个“冒牌”班主任,更感觉责任重大。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圣人几千年就提出来了。我们应该让这些“潜力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让他们自信阳光。
成绩差,不差自信;分数低,不低快乐!
中考马上要到了,我想,再开一次会,鼓励一下,我得好好准备一下。
我想:就算平均分,降几分,也要让这些潜力生,自信地参加中考!如果,想方设法,不让他们参加中考,或用心良苦地让他们退出中考。虽然,学校的平均分、合格率、后30%会提高,但,丧失的是教育的公平性,教育的目的性。
人的一生,中考,也只有一次,这些潜力生有权力参加中考,并在中考中增加信心,取得进步!
教育要慈悲为怀,众生平等;教育确实要有一颗菩提心,一颗仁爱心!
如果有机会,我将继续当好“冒牌”班主任!
让“潜力生”在自我挑战中自信地“快乐——成功”!
根据“木桶理论”,水流出是最短的一块木板,我想“冒牌”班主任,只想让最短一块板长一点,假使没有长,也更结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