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诗词(五景4)——鸣沙山(甘肃)

分类: 方哥词诗点滴 |
鸣沙山
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简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内产有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15]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有中门、东门、西门3个入口,由6大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第一泉石碑、夫妻柳、月牙泉、鸣沙山、药王庙遗址等。
199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2005年,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荣誉称号。201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沙峰起伏,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是“敦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当你从山巅顺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
一
黄沙高万丈,
耸立接天穹。
一铺几百里,
徐徐入碧空。
二
一沙接一沙,
沙海泛金浪。
不见孤烟直,
但听驼铃响。
三
云端下沙崖,
一路溅金花。
天籁鸣耳际,
飞龙舞中华。
(照片有的自摄之,有的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