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方阵(192)——《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1-11-11 07:02:08)
标签: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
《司马光》教学设计
象山县文峰学校 郑双映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读明白文言文,熟读成诵。
2.能用借助注释、借助图片和单字组词的方式理解文意。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言文的古韵,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4.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抓住关键句子领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
静、勇敢机智的人物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背古诗
一、
二读准文言
划好的停顿符号,把它读得更好听吗?
三、读懂文言
1.过渡:文言文难读也难懂,不过,只要掌握方法,就能轻松读懂它。
2我们先来玩个趣味游戏:
(1)我来猜一猜: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把第一句讲讲。指名
4.讲得真不错。老师发现你解释“戏于庭”时,把“戏”和“庭”的位置掉了一下,说成“在庭院里玩耍”,非常通顺。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文言文中词语顺序和我们今天说的不太一样。
下课了,我们都跑到操场上游戏,古人会怎么说?在操场上游戏——戏于场。
铃声一响,我们都回到了教室学习,又该怎么说?在教室里学习——习于室。
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都会学古人说话了。
(二)读懂第二句,对比中凸显人物形象
1.看到小伙伴落水了,其他孩子怎么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
3.司马光怎么做,文言文怎么表述的?一起读——光持石击瓮破之.
4.谁来表演?从他的表演中,我们就知道
5、读懂结局:司马光的方法奏效了吗?一起读——水迸,儿得活。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形?水哗哗地涌出来,小孩得救了,多么开心啊!
6.情境创设:司马光啊司马光,你为什么不拿棍棒之类的东西去拉,既让儿得活”,又使“瓮不破”岂不更好?
(不会游泳的溺水者3分钟就要缺氧而死
拉需要很多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不等人,跟时间赛跑,)
7了解人物形象:同学们,当小伙伴跌入瓮中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读——只有司马光——,结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指名2生回答)
齐读
(三)我来讲故事:
1.基本上理解了这个文言小故事。现在难关挑战开始!就是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
出示星级目标:
|
|
星星级别 |
1 |
能让同学听清你讲的故事 |
|
2 |
能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
|
3 |
能把故事讲完整 |
|
4 |
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也 可以加上动作 |
|
2.练说(自己可以打几星)
3.指名的说
四、感情朗读
1大家说得真好!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言文,那我们能不能注意朗读停顿的基础上,再读出感情呢?
2.情景创设,谈感受:好,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群儿戏于庭时,心情怎样?一儿登瓮时,你会觉得这个小孩怎样?看着小伙伴落水,众皆弃去,整个场面怎样?唯独光持石砸瓮时非常沉着。水迸,儿得活,当时大家的心情肯定
3.现在大家用朗读表现出这种感觉,这种感情!。
4.熟读成诵:同学们,这篇小古文仅用了30个字,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语言多么简洁凝练,这是现代文不能比拟的。那让我们一起来背下来,积累下来吧,不过,背记也有方法哦。
五、书写指导:(第二课时)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