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驽马方阵(82)——《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9-08-27 12:32:29)
标签:

《繁星》教学设计及反

教育

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延边州龙井市安民小学校   孙志宇

 

【教材分析】

《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散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目标还不够细化)

【教学重点、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看星空图片,导入新课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退想呢?

2.了解作者:

师: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笔下的繁星。(板书:繁星)

通过课前预习,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教师补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尝试理解词语:半明半昧、密密麻麻、模糊、静寂。

3)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并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2.在词语中识字

1)引导学生根据拼音把词语读准确

2)我们来玩个摘星星的游戏,同学们快速抢答。

3)词语解释:你能试着找到词语的解释吗?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三、再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次看星星?从文中画出观星的时间、地点、感受。

2.聚焦第一次“看星”

你能想象出“我”从前在家乡仰望繁星的情景吗?试着描述一下吧。

3.聚焦第二次“看星”

1)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既然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我”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

生自由想象

2)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说起。

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使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1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学习经济学。2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

3)这时的巴金正在南京求学,当时的社会正处在黑暗时期,但巴金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才说光明无处不在。

4. 聚焦第三次“看星”

1)思考:能否将“每晚和繁星相对”换成“每晚观看繁星”,为什么?

2)想一想:“悬”字能否改成“挂”,为什么?

3)我在海上看繁星有什么感受?

4)你也看过繁星吧?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

4 *.繁星

从前在家乡

三年前在南京

如今在海上

 

《繁星》教学反思

                            

《繁星》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热爱星天的思想感情。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活跃学习气氛在上课前,我让学生畅谈每当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的心情怎样?会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并由此引至课文中作者看星星的感受,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这一坏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一:课文讲了作者几次观察繁星? “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学生阅读课文完后,老师引导提示:可以从时间地点上寻找答案,让学生找出相应答案的句子。)思考二:作者三次写看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指引学生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并提示。)

三、品味语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读首先找出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读出感情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一、定位不准确,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讲解本课时内容讲的过多过细,太面面俱到了,应结合第一、二课的方法进行迁移学习。

二、一些重点词语要认真品读,要有所侧重。

三、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究。

四、对学生说话进行指导,不是任由学生乱说。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争取做到最好!

 

《繁星》评课:

 

第一:定位要准确:

1.  本篇课文是一篇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文体为散文。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要逐渐向篇段过渡,本课教师讲解过细。略读课文是要运用精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迁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进行巧妙的解答。在讲解本课时要联系本单元的《观潮》、《走月亮》想想这两课都用到了怎样的方法,让同学们结合这些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2.  制定学习单:首先理线索。放手让孩子独立尝试。

3.  本文写了三次看星。第一次看星教师不要把看星星时的心情定好,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第二次看星,教师讲解了背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结合方法想象画面即可。

第二:年段特点要明确:四年级一些词语要重点理解,但,对作品中的弦外之意,点到即可,不可太结合当时环境。

第三:放开手让孩子探究:从单向交流转变为多向交流。从思维导图入手激发孩子的兴趣。抓住文章中的静、动想象。还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要把多种方法细化。不能“以其昏昏使其昭昭”。从多角度进行想象。

第四:学生说话上的指导:孩子说话一定要有形式上的要求,不能是随便说说。可制定星阶评分机制。

 

          (方哥的话:感谢孙老师的辛勤付出及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