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方阵(14)——《读绘本编童话》教学设计
(2017-06-04 09:31:55)
标签:
凭借绘本编童话教育 |
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
凭借绘本编童话
——四年级《读绘本编童话》
教学目标:
1、以绘本为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表达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人物的奇特、情节的有趣、结局的逆转,并渗透习作知识,即自由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以及情节设置的相似反复。
3、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设计妙趣横生的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创编出峰回路转的结局。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培养想象力。以绘本语言为范式,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表达。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不喜欢童话呢?你最想成为童话中的哪一个主人公?
2、师:今天我们也要来读一个童话故事,想知道故事的主角是谁吗?(那就开始上课 起立问好。)
二、开启:出乎意料的人物
出示图片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读绘本,写写童话吧。看,童话故事的主角来啦,它是谁呢,谁呀?(鳄鱼)打个招呼吧。
1. 讲述鳄鱼先生身上出现的怪症(师讲述故事)
师(讲述故事):已经好几天了,鳄鱼先生心神不宁,不知所措。有时候,他冷得发抖;有时候,他热的发晕;有时候,他觉得很不开心;有时候,他高兴起来就像拥抱全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很明显,鳄鱼先生——恋爱啦!
2. 学生猜想
(1)他喜欢的是谁呢?猜一猜。
(2)看故事的封面,齐读题目:鳄鱼爱上长颈鹿
3.观察封面,说说这两个人给你的感觉(板书:人物
三、走进:一波三折的情节
1.阅读鳄鱼先生两次行动的情节
(1)第一次行动:
师(讲述故事):当某人恋爱的时候几乎都会发生这样的小问题。更何况,鳄鱼爱上的是长颈鹿。长颈鹿非常非常高大,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当鳄鱼想给长颈鹿一个最甜蜜的微笑时,她根本看不到呀。
别着急,咱们的鳄鱼先生有办法。
他想“我应该再高大一点。如果我踩高跷,她肯定看得到我。”(指名读)
同学们,他是这样想的,他会怎么做呢?
师(讲述故事):于是他踩着高跷去见长颈鹿姑娘了,可惜啊,这一天,这一天,长颈鹿骑着自行车从下面穿过,根本没看到鳄鱼那最甜蜜的微笑。
看,结果怎样了?(愿望破灭)
(2)第二次行动
师: “我要在天桥上表演一些特技,”鳄鱼想,“这样她肯定会注意到我。”
他这样想的,他会怎么做呢?
再次体会:愿望破灭(板书:情节
2. 比较发现
师:我们把这两次情节的描写放在一起,再读一读,好好地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两次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萌发想法→勇敢尝试→愿望破灭
3. 图画对比
看图,加深印象。
四、创作:妙趣横生的情节
1. 学生自由创作第三次情节
2. 交流、点评
评价标准:
(1)能够基本做到情节反复,得★
(2)能够做到情节反复,语句通顺,得★★
(3)能够做到情节反复,语句通顺,想象丰富,得★★★
3. 读绘本后面反复的情节
五、创编:峰回路转的结局
1. 创设情境
师(讲述故事):当我们鳄鱼先生康复出院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希望,他永远也不会送给长颈鹿最甜蜜的微笑了。他伤心得走回了家。
你们希望这是故事的结局吗?
2. 学生创编心中的结局
3. 交流点评
六、拓展:我的童话我做主
出示作业:选择两个意想不到的动物或物品,以他们为主人公,想象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创编不可思议的童话故事
【方哥点评】
这是慈溪徐福小学陈老师的一节写作课,听课后,我有感之——
一、首先,绘本习作很好地完成了从阅读到习作的过程。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丰富想像力,开拓思路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学习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此谓一举多得之功效。
二、其次,绘本学习的过程也是写作知识“渐渐活现”的过程。学习中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童话故事人物的奇特,情节的有趣,结局的逆转,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习作知识——自由相像、大胆夸张、情节反复、进而指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设计妙趣横生的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创编峰回路转的结局。
三、再次,绘本习作过程也是积淀作文图式的过程。学生以绘本语言为范式,在模仿中学习表达,在创编中建构言语图式,在大胆神奇想像中,在活泼生动的语言实践中放飞写作个性。
四、最后,本节课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绘本习作,读绘本不是目的,通过绘本发现文本言语规律,积累、运用是目的;二是绘本习作也要有符合写作的年段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越标”;三是一节作文课,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以“精准写作知识”——有序、精准、适切写作知识为核心,整合、重构绘本内容,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