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战国赵长城(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标签:
战国赵长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旅游文化历史 |
分类: 陪你一起走长城 |
呼和浩特战国赵长城,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2022年4月10日(周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乌素图村]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战国赵长城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南麓、乌素图召后面,保存的长城残高仅3米左右,虽然不是保存较好的地段,但交通方便。
这一天,我们驱车到了西乌素图村,先去参观乌素图召,因为有疫情,进不去寺庙里面,我们只能在寺庙外围溜达,之后就登上了寺庙后面的赵长城遗址。
举目四望,长城就建在一条大沟的边上,尤如长缨缚住阴山,远处茫茫苍苍,景色尽收眼底。这条长城可能是距离市区太近的缘故吧,损坏也比较严重,是我们见过的最小、最矮的长城。
查阅资料得知: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赵武灵王除了倡导“胡服骑射”外,另一大功绩就是修筑赵长城。
赵国在武灵王前已筑过长城,武灵王即位后,重视抵御边患,因此又加大了赵长城的修缮与扩展,这才有了赵武灵王筑长城的说法。
这条长城从宣化附近开始,迤逦而西,沿阴山山脉,一直修到河套狼山山脉的高阙塞。现有的赵长城烽燧遗址,断断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山头上,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考察内蒙古的长城后,曾赋诗《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称颂赵武灵王,传诵至今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