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2022-03-28 11:27:40)
标签:

磴口县阿贵庙

有5个天然岩洞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旅游

文化

分类: 走遍内蒙古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其四周的悬崖峭壁上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

[2021102日(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阿贵为蒙古语,意为山洞”,阿贵庙祭殿及庙宇殿堂以它的神奇绝妙闻名遐迩。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在大殿周围的悬崖峭壁上有5个奇特的天然岩洞,洞内彩塑迷离,栩栩如生。从大殿往东攀登108个石阶,走300多米便是莲花生洞(即阿贵洞),洞内约200平米,供主神莲花生塑像,喇嘛们设坛、供奉,诵咒灌顶就在这里举行,香火也最旺。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洞下的青石上,有一男人脚印,相传是莲花生在此隐居、修炼、降妖时行走的足迹。它的右侧是上乐金刚洞,这里的祭祀习惯在夜里进行。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西南山腰间是仙女洞,传说这里曾住着西藏松赞干布的两个夫人,一个是尼泊尔国的公主,一个是唐太宗时的文成公主,洞内还供有21个仙女塑像。西山是护法神洞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拾阶登高500米就是闻名中外的洪洋洞。洞成弓形,从上面进去下面出来,深幽莫测。在洞的东南,有传说中的李陵碑及历史遗迹长城和烽火台,民间有杨继业存尸、焦赞焚山、孟良盗骨等故事传说。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在洪洋洞的洞壁上,有两个一米见方的洞穴,均用石头镶边,内有塑像两尊,据说一尊为孟良,一尊为焦赞,两人因盗杨令公尸骨有功,特立塑像供奉。洞内的红土叫玉光土,信徒们往往取而治病,也是蒙医常用的药材之一。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五个洞府的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研究内蒙古地区喇嘛教红教派的宝贵资料。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朝拜者络绎不绝,周边地区的旅游观光者纷踏而至,招引着中外游客在这里结缘。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磴口县阿贵庙意为“山洞”,因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