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阿贵庙,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重点寺庙之一(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标签:
磴口县阿贵庙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佛教红教派旅游文化 |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
磴口县阿贵庙,清廷理藩院曾赐名“宗乘寺”,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重点寺庙之一
[2021年10月2日(周六)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阿贵庙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的狼山山脉西端的阿贵沟,依山隔水而建,海拔1500米,占地100公顷左右,是典型的藏式建筑。从现今的面貌,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得出阿贵庙当年的辉煌和繁盛。
阿贵为蒙古语,意为“山洞”。阿贵庙因其四周的悬崖峭壁上有5个天然岩洞而得名,属藏传佛教红教派道场,尊莲花生为师祖,是内蒙古地区红教喇嘛的唯一寺庙,被列为自治区十二大庙宇之一。
大雄宝殿及左右配殿依山势而建,宏伟壮观,殿堂内木雕斗拱,石刻盘龙,雕梁画栋,佛光熠熠。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像,配殿内供有红教派本尊达不仁和生像。
金刚殿和白塔重建于1996年,大吉萨(招待所)13处,喇嘛住房1000余间。被誉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教庙宇和内蒙古红教派唯一的活动场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12个重点寺庙之一。
倘若你在农历七月初十来到这里,就会赶上阿贵庙庙会,庙会上鼓乐齐鸣,香火缭绕,念经诵佛之声如歌如潮,拜佛朝圣,旅游观光之人络绎不绝。
阿贵庙属藏传佛教红教派,即宁玛教派,奉8世纪到西藏传播佛教的古印度僧人莲花生为祖师。该派喇嘛戴红帽,着红衣,故称红教。
红教派的特点是用酒、肉、葱三种食物祭斋敬神,缺一不可,没有受过箴言戒者不能诵咒祭神,信守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当法术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红教的这些独特之处成为阿贵庙名扬四海的原因之一。
早在公元774年,阿贵庙一带就有人开始从事藏传佛教活动,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阿贵庙始建于清仁宗嘉庆3年(1798年),蒙古名为“杭瑞玛阿贵”,藏名为“拉西仁布·戛定林阿贵"”,俗称阿贵庙。
清廷理藩院曾赐名“宗乘寺”,并于民国元年(19l2年)赠与悬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大匾一块。从此,阿贵庙名声大振,僧众云集,香火旺盛,鼎盛时有喇嘛400多人。
多年来,阿贵庙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美好的传说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了无数宗教僧侣、游人和考古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