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潭柘寺二宝:宝锅、石鱼(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北京潭柘寺二宝宝锅、石鱼北京丰台区旅游文化 |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
人生很短,做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内心一定是丰盈充足的,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可以把生活经营成一首诗,在苦闷的日子里,笑出声来。——叶子题记
北京潭柘寺二宝:宝锅、石鱼
[2020年9月13日(周日)北京丰台区潭柘寺]
图文/玉文叶子双行记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
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潭拓寺在北京的重要性,是门头沟旅游必去之处。
潭拓寺有二宝:宝锅和石鱼
宝锅:潭柘寺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
这口煮粥的大锅有两个特点:一是“漏沙不漏米”。原来锅底有一个小锅,直径有五十公分,深三十公分。煮粥时,米中的沙子就会漏到这个小锅中,而米则不会到此。
二是“增僧不增米”。道理更简单,因为这口锅实在太大了,即使是来上几十个到此挂单的云游僧人,也无需再另做饭,只需往粥里加些水就行了,粥也一点都不显得稀。可惜,原锅已经不在,我们看到的是个复制品。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的。
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了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现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