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白云寺(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五台山白云寺2018年9月23日山西五台山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五台山白云寺
(2018年9月23日 山西五台山)
白云寺位于台怀镇南十公里处,周围群山环抱,涓水潺流,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从东进入五台山风景区处的必经之地。
据史册记载白云寺布局严谨,建筑古朴,巍峨挺拔,宏伟壮观,是五台山四大名寺古刹之一,享有“南有九华金鼎寺,北有五台白云寺”的美誉,其古老的文化历史悠久远长。
在当时,该寺大殿内主要供奉的是想享誉全国的高17米的千手千眼佛像;就连所供奉的罗汉尊者塑像,其高度也是全山寺公有独一无二的。同时,她也是全国高僧师和贤达信众们前来五台山纭聚参修朝拜礼佛的首当寺院之一。其宏伟的规模,浩大的声势,精严的教威,真是享誉空前。
白云寺始建于唐朝,由于当时太原的一位道台人士所建,道台是太原一位七品官。提起道台建寺,还有一段生动真实的公案:当年,道台的母亲身患重病久治无效,求取秘法良方。机缘成熟,化做过路和尚的文殊菩萨向道台说之:"令贤老母的病,快是不行了吧",闻听此言一愣的道台心想:既然这位和尚知道母亲身着病难,就一定能够治疗此病,随即乞请和尚家中面医。
化做和尚的文殊菩萨来到病人床前,举臂抬手轻轻地在病人身上的上空来回一划,病母立刻痊愈。感激不尽的道台母子,问询和尚的来由身历,和尚说了句“我是五台山白云寺的和尚”,说完话便转身即自离去。
不久,心怀感恩之情的道台前往五台山去寻找白云寺。可是,整个五台山山上山下角落里外找了一个遍,仍是寻之不见。当走到现在白云村的这个地方时,疲惫不堪,心有伤感委屈的道台仰天长叹,双眼泪下地唉惜道“阿弥陀佛呀,这白云寺到底在何方啊!”就在这时,万里无云突然在道台的头上,出现莲花白云,雪棉浓厚并且凝聚不动。道台抬头一看,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稳坐白莲花云,文殊菩萨向道台微微一笑。
这下,道台恍然大悟,"啊,原来白云寺就在于此啊!我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欣喜不禁的道台便发心和修建了当时在五台山上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名刹古迹——白云寺!
在当时,修建白云寺所波及覆盖的领地范围之大,无一寺院能够比及。村民间经常流传一句“先造南山白云寺,后起西址碧山寺”的佳谣。因为谣中人们可以想象的到,就当时的修建工程是多么宏魄与盛大。
在白云寺声势显赫,闻名遐尔,是历代皇帝巡游五台山时所朝拜礼佛的改临就驾之地。康熙曾就亲驾住宿二月间,乾隆皇帝在第三巡游五台山时,亦曾作文写诗,状景抒怀。
诗曰:一《白云寺》:春云出各如流,十年一度来游,底识峰台殊胜,今朝名实兼收。二《跋马》:跋马台山路,绥绥雨雪蒙:冻凝虽未宁,旭隐不为烘;虑恐寒过甚,如去景最工;轻与宁弗逸,欲与人同。
至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和雅士贤达们所遗留下来的绝句佳言,更是数之不尽,千古传芳。
历经数代,白云寺香火繁盛,信众络绎,高僧倍出。宋代朝代,有一位方丈统领白云寺、碧山寺、金灯寺和连金寺的总持管理,他就是一代著名高僧,当时白云寺的主持方丈——北风大师。
在北风大师时代,四大寺院道风纯正,治学严谨,修行精苦,是五台山众多寺院中,参修佛法成就最显著最殊胜最有威望的寺院之一,也是白云寺不断扩充修建和日趋完美的鼎盛时期。
令人痛惜的是:清乾隆十三年间,白云寺被一场大火烧至半月有余而严重损坏。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寺又屡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毁;加之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的两次大破坏,致使白云寺仅存三间龙王殿、五间五观堂和两块残缺的石碑。其零落的瓦和颓废的荒墟,使人目不忍触,伤感致极。
为了重现白云寺的历史辉煌,1997年,白云寺现任当家主持昌隆法师发恒心大愿,历时5年,在白云寺修建起了一座净宗大道场。其间,法师喝生水、吃生菜,精苦修行,备尝艰辛。昌隆法师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舍茶施药,声誉远扬,受人尊重。法师曾开示弟子说"人生难得今已得,佛闻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度此父母,来生何处找亲人;法界大众共同讫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长地久,世界永得和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佛教文化的再度兴盛,现有三宝弟子释昌隆,诚心全面修复白云寺,组建净宗大道场,现已修复西方三圣接引殿、大雄宝殿、天五殿、地藏殿、药师殿、钟鼓二楼等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高5米的如来铜身法相。
白云寺是五台山唯一的净土道场,以一句佛号一部《无量寿经》为专修课,西方三圣殿内有连续闭关三年、昼夜六时观自在念佛的僧众,大雄宝殿内有三宝、四众弟子们打精进念佛七、以及常做的超度佛事等。
还有在外做弘护、义工自在念佛的三宝、四众弟子。本寺所收取的连续闭关三年的僧众条件是60岁以上的男出家比丘僧,女僧众年龄不限。
白云寺正筹建虚空界、法界、中华民族万姓祖先功德祠堂,祖先功德堂内可容纳3000人听经闻法,是圆满九法界众生听闻佛法心愿的地方。
现任住持昌隆法师简介
昌隆法师:女,汉族,俗名黄淑珍,1949年11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1955年开始入寺学佛,初入佛门;1962年到辽宁省阜新市如来寺参学佛法直到1992年;1993年来到五台山集福寺任客堂;1993年于五台山塔院寺受戒;1995年又到白云寺复修白云寺至今;2009年任白云寺住持。
昌隆法师遵循佛陀的教诲筹建祖先功德堂,在发扬光大孝道的基础上,引导众生主修念佛法门,广修三福、六和、六度、十善业和普贤菩萨十弘誓愿。
昌隆忏悔发愿:发四无量心、招隆佛子,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广修供养,普利人天,造福人间,度脱群萌。天天脚踩莲花,唱念佛号、心包虚空、法界,虔诚的念佛,带给众生无限的法喜和圆满的成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祝福和祈愿。
昌隆法师至诚恭敬、深信因果,以戒为师、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扫三心(贪、嗔、痴的毒心)。带动虚空法界大众,发扬光大佛陀的慈悲喜舍、大雄大力、甘于奉献的精神,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