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长城古堡——铁山堡(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右玉长城古堡铁山堡2018年10月27日山西右玉旅游 |
分类: 陪你一起走长城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右玉长城古堡——铁山堡
走不完的西口古道,道不尽的古堡风情,岁月沧桑了你的容颜,你牵萦着我的梦……
铁山堡原名叫松树堡,后改名绝胡堡,又改名铁山堡。位于右玉县城西北50里处,西距边墙10里,建于明嘉靖38年(1559),万历二年(1754)砖包,周长700米,高连女墙11.6米,开一东门,门外有关,关门上题“保障镇虏”,原关外有一石碑,上题“铁塞金汤”。清代得到进一步修缮。
现在铁山堡城墙任然较完整,四角台与墙台耸立,东门遗迹明显,只是砖面与墙体剥离,个别是人工破坏痕迹。在古堡外新建了光伏发电厂,有好多太阳能板。
堡开东门,外面瓮城开南门。东门外又有一座大的关城,每边长200米,竟然比堡子都大,呈“凸”字形关堡。堡内的西墙、北墙、东墙下,大小竟然有100多孔窑洞,大部分用来居住,少部分用作储存食物的地窖。
堡内有一块不大的耕地,关城内长满一人高的蒿草。关门外,有一口深约15米的枯井,被荒草遮住大半。
目前,古堡的东西墙高4-5米,北墙最完整,墙体高9-10米,从外望去雄伟壮观。
这里适合自驾,也可以选择包车或者骑行来此。有机会白天在这里,看看铁山堡的古堡风光,周围的边塞风光,晚上赏星空,如果喜欢可以拍摄星空。
铁山堡历史
铁山堡原名叫松树堡,后改名绝胡堡,又改名铁山堡。位于右玉县城西北50里处,西距边墙10里,建于明嘉靖38年(1559),万历二年(1754)砖包,周长700米,高连女墙11.6米,开一东门,门外有关,关门上题“保障镇虏”,原关外有一石碑,上题“铁塞金汤”。

铁山堡原设操守1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改设守备,所领兵士534名,马48匹,分边沿长7.75公里,边墩10座。
内双墙墩极冲,通蒙古孔家半坡,蒙军首领打克頛恰、首领敖托儿气等部落驻牧。嘉靖三十一年由此入犯,攻毁无遗后加修,遂以铁山名之。
堡内曾有土地庙、玉皇庙、奶奶庙、龙王庙、老爷庙、五道庙。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总督尚书杨博条上经略宣大八事:“一补大同镇西、中二路宁虏堡至桦林儿墩废弃边墙墩堡敌台,及改云石、铁山二堡,宜刻期修理,务在秋前报完。”
军事瓮城,虽然包砖已不存在,但土夯实依然厚实。这是方城的角,设有边墩。
清初此堡仍设守备1员,雍正十年(1732年),改设把总1员,隶朔平路参将。铁山堡营分管边墙一道,北自朔平府边界起,南至云石堡边界止,长5公里,沿边设边墩8座,每座设边军5名,每名给瞻军地1顷。设火路墩10座,每座设火路军2名,这段边墙的险要之地三台旱口,专设营兵4名防守。
铁山堡有许多传说,传说1:远古大禹治水时,本想把黄河水一直向东引向大海,路经铁山,问村里人这里叫什么地方,人们说叫铁山,大禹一听,说石山开凿还这么费劲,那铁山就更难了,于是便把黄河改道向南。
传说2:最为神奇的是当地广为流传的“鬼打仗”。据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堡民偶尔可以听到隐约的马嘶声、兵戈撞击声和厮杀声,尤其是遇到刮风下雨天,这种奇怪的声音有时格外清晰,搅得堡民一夜不得安睡。
后来,深受“鬼打仗”困扰的堡民们从1948年起,陆陆续续搬迁到堡子东面1公里处的现址。1969年7月,村民整体搬迁沟沿北现址,仍称铁山堡。
相关链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而古城堡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籍记载和现存情况看,山西内外长城一带的古城堡主要有汉代古城堡和明清时期的古城堡两种,其中明清古城堡包括军堡、民堡和家堡等,数量之多,全国罕见。
像晋北许多名为“××堡”、“×家堡”、“××屯”、“×官屯”的村庄,其实均有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古堡,仅右玉一县的三百余村庄,就有古堡百余座,有的一村一堡,有的多村一堡,也有的一村多堡。
古城堡大多为土筑,也有砖包、石包,有的在堡门外还建有瓮城,俨然军事重镇,安民保障。塞北苦寒之地,兵祸频繁,匪盗众多,这些城堡的存在,使当地一旦出现兵祸匪灾,官兵可依堡抗敌,人民可凭堡躲避。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及附设的大小城堡,为固守边防、保障边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右玉境内的长城、古堡在从汉代起历经明、清至民国年间,均起着重要的军事作用,可惜因为年久失修,水浸、风蚀成了残缺不全的土墙和土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昔日的长城、军堡却未从消失,它正以沧桑的面孔,向我们倾诉着过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右玉县境共有屯军堡二十处,2006年被授予“中国古堡之乡”荣誉称号。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通过验收,最靠近长城的五座屯军堡(破虎堡、残虎堡、杀虎堡、铁山堡、云石堡)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右卫老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修筑一直是防御外族入侵的重要防线和据点。古堡游、古镇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它们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右玉县古堡名录
01:右玉县牛心山与牛心堡
02:右玉县云阳谷与云阳堡
03:大同得胜口与得胜堡
04:偏关县老营堡
05:右玉县杀虎口与杀虎堡
06:右玉县黄土堡
07:文化重地右玉威远堡
08:右玉县云石旧堡
09:右玉县云石新堡
10:右玉的城中堡——上堡
11:右玉县破虎堡
12:右玉县残虎堡
13:右玉县威坪堡
14:右玉县铁山堡
15:右玉县马营河堡
16:右玉县红土堡
17:右玉县蔡家堡
18:右玉县马堡
19:右玉县南花园堡
20:右玉县宣阳堡
21:右玉县董半川堡
22:右玉县小马营堡
23:右玉县大堡
24:右玉县苍头河堡
25:右玉县苍头河堡
26:右玉县胡指挥堡
27:右玉县城古城堡
28:右玉县高家堡
29:右玉县山岔堡
30:右玉县大油房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