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2018-08-21 08:26:09)
标签:

金山寺

天下第一泉景区

2016年2月8日

江苏镇江

旅游

分类: 江苏镇江、杨州、南京行记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

201628日 江苏镇江)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来到镇江,首选景点必定是金山。201628日上午,游览过金山寺后,我们从御码头乘游船,经过金山湖、塔影湖,游览了天下第一泉及周边的景点。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由御码头沿着大路向西,就来到了题有“花洲冷泉”横匾的金泉桥上。这是一座为了沟通金山寺与天下第一泉而新建的三孔拱形花岗岩石桥,桥长20米,宽10米,桥上盖有长方敞亭,便于大家休息、摄影和观赏水中荷花。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向西跨过天桥,看到了金山西侧的塔影湖。此湖因金山宝塔倒映湖中而得名。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在塔影湖畔,可看到一座小岛,名云根岛。过桥走上云根岛(石排山),在岛中有一山丘似龟,中间稍突,后有一堆黑石,其中有一巨大的岩石,据说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就在这下面。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由云根岛返回,沿湖西行,通过九曲桥,我们便看到了镇江名楼之一的“芙蓉楼”。双重檐歇山顶的芙蓉楼与金山隔湖相望。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湖中挺立着三座形状各异的汉白玉雕刻的石幢,中间楼空,这就是三塔印月,塔影楼景相映成趣。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芙蓉楼二楼正中悬挂的“芙蓉楼”横匾,由江xx在1992年三月29日亲笔题写。红柱门窗青瓦飞檐,四周长廊蜿蜒曲折,无论走进北侧的冰心井,还是南侧的掬月亭,都会重现唐朝诗人王昌龄《美蓉楼送辛渐》的诗境,把我们带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境界。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游金山的人多喜欢到“天下第一泉”喝茶,这里泉水澄澈,甘醇清例,沁人心脾,值得称奇的是把中冷泉的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二三分而不溢出,故有“盈杯不溢”之说。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把此泉评为“天下第一”,从此中冷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中冷泉原在江心,自金山与陆地相连后,泉址也到了岸上,因水势曲折将水流分为三冷(即南冷、中冷、北冷),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冷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又称“南冷泉”。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现泉眼四周砌成了一个石栏方池,池壁中刻有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所书的“天下第一泉”5个大宇。坐在这里品饮一杯用“天下第一泉”泡出来的香茶,更有泉茗甘冽,润浸肺腑,一品为快的惬意。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简介

郭璞(公元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多才,擅长五行天文、阴阳卜算之术。他的诗赋也被誉为东晋之冠,其《游仙诗》14首是他的代表作,曾注释很多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们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郭璞,是一个无所不通的博学奇才,他还擅长诸多听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方术。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路过庐江时,看中了庐江太守胡孟康家的婢女。因为不太好意思张口索要,夜里他在胡宅周围撒上赤小豆。第二天早晨,胡太守突然发现数千个红衣人包围了住宅,走近再看,这些红衣人就消失了。如此往复,胡太守觉得很蹊跷,就对郭璞说了此事。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听后,对胡太守说:“这是让你家的那个婢女闹的,把她送到东南二十里外卖了吧。卖时别砍价,这样你家中的妖孽就除掉啦。”胡太守依从郭璞的意见,把婢女送至东南二十里外,郭璞指使家人到那里,用低价把婢女买了下来,然后画符投于井中,于是太守看到数千红衣人被反绑着,一一自投于井中。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觉得很神奇的太守,把郭璞留下,热情招待。但这里在长江以北,陷入“八王之乱”的西晋王朝,挡不住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中原即将陷入大乱。郭璞认为这里不安全,劝太守随他一起南渡,太守不信,郭璞只好自己走了,走后数十天,庐江就沦陷了。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这个故事出自正统的史书《晋书· 郭璞传》,可见在当时,不仅老百姓相信郭璞有预知未来的本领,连史书家也深信不疑,相传集历代风水学之大成的《葬书》就是郭璞写的,于是郭璞被风水师奉为他们的祖师爷。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风水理论的核心,是“生气说”。郭璞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成,只有把房子和祖先的坟墓,选择在充满生气的理想环境中,子孙才能有生机勃勃的未来。选择理想环境的方法,有“藏风得水说”、“地形藏气说”和“方位说”等几种。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没有出名之前,母亲去世了,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地来安葬。这块地离河很近,时常被大水淹没,风水先生们都说这块地不好,郭璞笑着说:将来你们看吧。后来,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从此他在家乡名声大振,许多人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人都是这样,出名以前,会感到很闷;出了名之后,又会感到很烦!郭璞名气太大,得到皇帝赏识并委派了官职。那时晋武帝的驸马王敦官拜征南大将军,领江州牧,扼守长江。王敦骄横不羁,屡有篡权野心。久闻郭璞奇才,于是想办法将郭璞调到自己身边当幕僚。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王敦想谋取帝位,因为郭璞以阴阳五行闻名天下,能够消灾去祸,预知未来,于是便要他算上一卦,看看造反能否成功,同时也借机考察他的态度,郭璞态度非常好,很爽快地告诉他:“肯定失败”。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本来就怀疑郭璞与朝廷有勾结的王敦,现在疑心更重了。于是,又让郭璞再算一卦,让他看看自己还能活多久。郭璞说:“你若明天造反,不久就会失败;相反,你如果守在南昌不动,你的寿命长得无法测算。”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王敦冷笑着问:“那么你能活多大呢”?郭璞说:“我只能活到今天中午”。王敦再也按捺不住,立即叫人把郭璞送出去行刑。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戏剧性的是,郭璞被押出去,问行刑人要去哪儿动手。行刑人说:“南冈头。” 郭璞说:“那一定是在双柏树下了。”到了地方,果然见有两棵连在一起的柏树。郭璞接着说:“这树上该有个大鹊巢的啊。”众人抬头看看,找不到。郭璞叫他们细细寻觅,果然,在密密的枝叶间找到一个鹊巢。郭璞死后,王敦造反,后不到两个月就失败了,王敦“愤惋而死”。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死在南昌的郭璞怎么会葬到镇江金山下的呢?

郭璞深谙“风水造化”,也是历史上提倡“水葬”的第一人。他曾在镇江和丹阳一带住过,发现这段江面似有水下龙脉,认为金山寺西边江水之下,该是龙脉之首,于是决定死后安葬于此。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在到南昌王敦幕府之前,郭璞预测到此去凶多吉少,对家人交代说,他死后要把他的尸体装进棺材,用船送到镇江金山寺西南的长江中,棺材放入长江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千万不要回头看。他死后,家人按照他遗嘱的要求照办了。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棺材放入长江后,忽然听到身后惊涛骇浪冲天而起,汹涌澎湃,江中忽然发出闷声雷霆炸响,刚刚转身的家人惊骇万状,不由自主地回望了一眼,只见江面犹如一口沸腾的大锅,江水排山倒海,在云雾翻腾中,逐浪升腾起一座小山头,这山从无到有,缓缓上升,但就在他们回头的一刹那间,露出水面才几米的这个小山就停止了,郭璞的棺材就埋在了里面。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郭璞家人回去后询问当时著名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如果不是你们回头望,这个小山还会升高,直到超过金山。由于你们回头一望,这个生长过程被打断了。因此,后人就给这座江中升起的岛,起了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做石排山。给那块突出来的石岩,称之为郭山,谐音叫鹘山,慢慢地又被称为鹘子山,《金山志》里说:“郭公墓,在山之西石排山,相传郭璞葬此,有石碣,虽江水泛滥,不没。”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元代在镇江府任职的著名诗人萨都剌,在《游金山》诗中,对郭璞为什么选择葬在金山的激流之中,也感到奇异,他说:“当年郭璞因何事,来葬江心作浪传”。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全传》中,第九十一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也有“郭璞墓中龙吐浪,金山寺里鬼移灯”的诗句。明代时日本使臣中心叟来金山凭吊郭璞墓,留下一首诗:“遗音寂寂锁龙门,此日青囊竟不闻,水底有天行日月,墓前无地拜儿孙。秋风野寺供生饮,夜月渔灯照断魂,我有莱歌招不返,停帆空见白鸥群。”当时的郭璞墓葬于水下,墓前一片汪洋,日本友人只能站在金山岸边,远远凭吊,以寄哀思。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明万历年间,丹徒县令庞时雍题“中流砥柱”四字在石岩上,因连陆时淤泥上升,“砥柱”二字被埋入土中,只有“中流”二字露于地面。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到了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金山以及石排山、鹊子山、中泠泉,几乎同时登岸。后来,石排山在塔影湖开挖之后,又回到了水中,并更名为云根岛,鹊子山一度湮没在田野之间。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往事悠悠,谁能想到那块大石岩,就是当年没有继续升高的鹊子山,也就是传说中的郭璞墓呢。

金山寺天下第一泉景区(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