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仓桥直街的桥(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仓桥直街的桥2018年春节假期浙江绍兴旅游 |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绍兴仓桥直街的桥
(2018年2月17日 浙江绍兴)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因为拥有上万座不同时代不同造型的石拱桥而被誉为桥乡, 古老而神秘的绍兴石桥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当人们来到绍兴, 漫步桥堤并听导游讲述蕴含于这些古桥的人文典故,无不会被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精湛和神奇而发出赞叹。
仓桥直街,位于绍兴市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全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老街中环山河是越王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北起胜利西路,南达鲁迅西路,全长2.2公里。自北而南,依次架有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传统古老石板桥,平添水城氛围。
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2003年仓桥直街还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称此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
河道两旁以水乡民居为主,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内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街道两旁是绍兴特有的台门建筑,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这些建筑基本上建于清末民国初期,也有一些是仿古的新建筑。集中反映了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
街道两旁开设有很多传统商店与餐馆,为让游人尽可能多地了解绍兴风情习俗,当地有关机构还在街道中开设了越艺馆、黄酒馆、戏剧馆与书画馆等,是游人品味绍兴旧时风韵的理想选择。
这条老街与南方许多城市的老街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少有熙熙攘攘的旅游团。在街头漫步,你会遇到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嬉闹的孩子,满满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傍晚的时候,更能感受到老街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拍出的照片也很有感觉。
仓桥直街位于市中心没有机动车,两边全是老房子,生活安定又平缓。在现代化的城区内看不到的许多店铺这里依然能找到身影。绍兴市区里河道密布,仓桥直街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会有乌篷船驶过。老街上有几家饭馆,和当地老字号的店,几个景点可以进去参观的,多数是小型博物馆。前方不远有一个乌篷船码头。
这是绍兴城内一处老街市民居,大多建于清代,其宽不过数尺,河边住家参差错落,小街两侧酒肆茶楼旗幡招展。户户临水,家家枕河。
与仓桥直街垂直的路一定是用小桥连通,站在小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从南到北的一条小河,河的两岸就是民居的嵌有花窗的白墙,每家都修有通到河边的石阶。
粉墙玄瓦,倒映于水中,共同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意境。偶尔有一条乌篷船划过,那舒缓的流水,弯弯的古桥,挂在茶楼和酒楼上的黄色旗幡,带给你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那么历久和清新,令人沉醉,难以释怀。如果把威尼斯比作一幅油画,这里仓桥直街则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老街都有细细长长的巷子,都有凹凸不平的颜色泛黄的石板路。民居的墙也带着微微的黄,有河道、民居、还有石板路。这就是仓桥真街。而环山河是越子城中的重要历史遗址,也是仓桥直街的中心线。有台门43个。
台门就是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一个独立宅院,由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团地组成。就象北京的四合院一样。都是很大的宅门,以前一家人的居所现在分给了几家人合住。
看得最多的还是江南的水,江南的桥,江南的黛瓦粉墙还有江南人闲闲的日子。民居家都有通向河边的几级石阶,居家人就这样走到石阶那洗洗淘淘,边上有不讲究的陶器种着花草,不名贵却有极浓的生活气息。
在这幽静的水乡,看到了藏在等待中的风景,这是婉约所在,有着慢慢看出来的美丽,时时流动的河水,清清浅浅的低呤,只唱得白昼慢慢退去,永夜渐渐显出。在这长长的旧巷中,天地藐藐,有多少斑驳的故事发生?在人生的历程中,又有多少欢乐悲愁在旧巷中隐匿?
江南 ,去的时候有雨,丝丝凉凉。湿湿的石板路,雨中撑起的伞,慢步在雨中的闲情,这些不经意的记忆轻易的如同长夜一样的,可以长久的绵延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