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2018-01-29 07:17:02)
标签:

北魏天安

曹天度千佛塔

山西朔州

崇福寺

文化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

——现存公元五世纪的唯一石塔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崇福寺内存有一件珍贵的北魏宝塔——千佛塔的塔顶,但塔身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被称为曹天度九层石塔,为镇馆之宝。

这座北魏千佛塔的塔身曾被日本掠夺,塔顶被爱国人士收藏,日本战败后将塔身交还中国,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塔刹在朔州崇福寺,佛塔从此身首异处。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当地人民俗称大寺庙,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崇福寺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由开国侯翟昭度负责施工,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崇福寺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很引人注目。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曹天度千佛塔,原存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寺弥陀殿内,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系北魏天安元年(466)宫内小臣曹天度为亡父颖宁、亡子玄明在平城(今大同市)所造。关于此塔,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艺术史学院海因里希·格哈德·弗兰兹教授曾这样评价:"它对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它的命运也多舛。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朔县(今朔州市)后,发现了这座石塔,欲将其掠走。装箱时,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藏匿起来,但塔座和塔身还是被日军掠走了。后来,塔刹交还给了崇福寺文管所,留在朔州。而塔座和塔身,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交还我国,后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曹天度石塔身首分离,已有70余年,所幸保存完好。已故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曾说:"从这一石塔的曲折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侧面,塔身在台湾,塔顶在山西,身顶异处,不能璧合,实在是一件憾事。" 我们也期盼北魏曹天度石塔这一国之瑰宝,能有身首复位、重现真身的那一天。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背景

崇福寺的弥陀殿内,原珍藏着一座反映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千佛石塔。千佛石塔是北魏奉佛的圣物,是朔州崇福寺镇寺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据塔底题记载,北朝天安元年(公元466年),献文帝拓跋弘的小臣曹天度倾全家资产雕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约3米左右,由石料制成。

千佛石塔塔身平面呈方形,塔身高205厘米,共九层,塔身上面共浮雕佛像1400多尊。特别是侍立菩萨像高1.81米,与真人略同。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塔刹上壁龛造像,前所未见。塔刹下部雕成刹基柱,稳置于最上层顶端,平面呈方形,总高约50厘米。刹基柱上承刹身,四隅各有一个佛龛,龛内浮雕两尊小佛坐像,转角立柱雕一人像,龛下各以莲花为结,上部翘出房檐,承以雉堞状的山花蕉叶,山花中间夹雕小佛坐像。房檐顶端呈覆钵,上有相轮九重,宝珠作结。

石塔最生动的地方在于,在龛左右起"枭混"曲线,左右上部有小佛围抱,全然塑造出了一个佛的世界。造像及艺术风格与云冈石窟塔柱惟妙惟肖。各层四隅上部翘出塔檐,翼角微翘,椽望、连檐、石顶等俱全,完全仿木结构雕制。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石塔立面形象精湛美丽,各层高度逐渐低矮,塔身宽度层层递减,使塔的轮廓微微内收、挺拔俊秀,呈四角锥体状,为中国重楼建筑与印度塔身构造巧妙结合的产物。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对于研究北朝时期我国佛教、造塔以及雕刻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文物专家黄永川先生多年研究千佛石塔,他从石塔的制作意义、图像雕作、纹饰的雕作意义、色彩配饰、艺术形式与风格方面进行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称千佛石塔是不折不扣的国宝。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回顾

塔身、塔刹数十年身首异处,而时至今日,在崇福寺只能见到没有了塔身的塔刹。崇福寺工作人员、文物研究专家孙学瑞从1984年起保管塔刹,与塔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称,如果不是在日寇侵华期间,被在朔日军掠去,也就没有这件旷世杰作半个多世纪的身首分离。

孙学瑞年轻时住在朔城区西街,与他同住一条街的有一丁氏家族。在当地,丁氏家族是有着极高文化素养的大户人家。而丁氏家族中一名男子叫丁克成,曾为保护塔刹冒了诸多风险。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1937年,日寇占领朔县城(现朔城区)后,日军驻扎在崇福寺。当时,千佛石塔存放在崇福寺弥陀殿东南角,是镇寺之宝。日军被石塔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和文物价值所吸引,就想据为己有。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1939年,日军将石塔偷偷运往日本,就在石塔将要被日寇掳走之际,丁克成出于爱国情结冒着生命危险将石塔的塔刹部分藏了起来。后来,塔身则被日军掳回日本,同许多掠物一样被安置在东京帝室博物馆。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塔身被交还给中国,后辗转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建国后,丁克成将塔刹献给国家,塔刹重又回到了崇福寺。塔刹和塔身开始了50多年的隔海对望。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1979年,奥地利某大学一名专门研究石塔的教授格拉兹在台北见到了千佛石塔的塔身后,激动万分,称山西朔县崇福寺的塔刹就是该石塔的塔刹,并当即发表文章进行论述。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1984年,孙学瑞接收保管塔刹后,从库房的角落里找到了残蚀已十分严重的塔刹。他轻轻地抹去塔刹上面的灰尘,精细如丝的雕刻线条透过岁月的沧桑依旧栩栩如生。尽管寂寞,但依旧生动。

孙学瑞说,20多年和塔刹相处,他和塔刹之间已经有了感情,在他眼里,塔刹是活的,会说话,会传递一种信息,似乎也在翘首盼望着早日团圆。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九层石塔已为台北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因北魏千佛石塔塔身为九层,在台北被称为曹天度九层石塔,现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文物专家黄永川先生就石塔曾撰写3万多字的论文。在1995年庆祝建馆40年时,从馆藏的5万件文物中选取40件入书介绍,他说,对于北魏曹天度九层石塔是了然于胸,无可取代,被公认为本馆首屈一指的国宝。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黄永川称九层石塔为国宝是名副其实:就石塔本身而言,第一,纪年翔实,公元466年,是现存我国最早而保存最完美的个体石塔;第二,雕刻时间、石材、及技巧均与北魏石雕黄金时代云冈昙曜五窟时一致,为印证中国石雕黄金时代的代表作;第三,石塔造像内容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百态及特殊信仰;第四,石塔呈木造样式,是研究六朝时代木塔及建筑技术的绝好标本;第五,石塔雕刻风格独具,造型完美,为中国宝塔雕刻中之翘楚。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石雕-黄金时代云冈昙曜五窟

此外,黄永川馆长还认为,本件石塔辗转日本,后归本馆,现今塔顶遗存大陆,说明了民初以来文物随着时代颠沛流离,饱偿骨肉分离之命运,值得对其全貌作进一步探讨并作交代。

 两岸交流共商千佛石塔重圆之事

1995年,时任台北历史博物馆典藏组主任黄永川先生给朔州崇福寺文管所来函称:"贵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层塔'一件,该件石塔于抗战期间为日本所掳掠,胜利后归还我国,现阶段虽未能璧合,但该塔之价值并不会因顶身分离而逊色。"黄永川先生请求崇福寺文管所向他提供有关塔刹的资料、照片以供研究,并就复制石塔等事宜进行商讨。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2007年年初,朔州市对台办就石塔重圆有关事宜赴台和黄永川先生交流。已任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的黄永川先生十分热情。双方就石塔的文物艺术价值以及有关复制事项做了深刻探讨。黄永川先生表示,目前在台湾复制塔身还存在一些客观技术条件上的制约,一是所需的沙质岩材料难找,二是工匠难找。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2008年6月10日,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参访团一行15人在崇福寺参观,在了解到千佛石塔身首分离半个世纪时,都表达了希望团圆的心愿。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朔州崇福寺文管所经多年酝酿提出复制石塔的构想,并报请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同意。2007年,崇福寺文馆所制定复制施工说明、取材以及预算,并以最快时间将石刹复制完毕。一旦时机成熟,将携复制好的塔刹赴台再次商议重圆之事。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我们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富裕强大,塔身和塔刹终究会有重归一体的那一天。孙学瑞在期待,黄永川先生也在期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在期待。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北魏天安曹天度千佛塔(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