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2018-01-16 07:09:05)
标签:

代州城址

代县古遗址

2016年9月

山西代县

旅游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

2016917日 山西代县)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位于代县上官镇东北街村四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1400米,南北约1300米,分布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现存西门及其瓮城1座,角楼2座,马面14座。此外还有东、西、北3座关城。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东北街村,山西省代县上馆镇下辖村,坐落在县城东北角,临县城主街道,交通便利。本村无明显主导产业,基本以务农、打工、经商维持生活。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沿革

代州古城,原为古上馆城,始建于西汉。据清光绪《代州志》载,北魏孝明帝元诩时,雁门郡和广武县治所由广武古城(今代县古城村)迁入上馆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肆州治所由九原迁来,上馆城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隋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肆州改名为代州。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吉安侯陆亨对州城大修,对原有城墙加高加厚,全部用青砖包筑,在四城门、四瓮城、城四角建楼,城中筑边靖楼,对衙署、民居、寺庙陆续修缮,使代州古城成为楼阁耸峙、城垣坚固的北方名城。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时,代县县城还有完整的城池和四城门外的瓮城。城内中心的边靖楼与城门、城角和城外罗城上的13个城楼遥遥相对,曾经构成古代州的一道风景。九街十八巷,几十个道观寺庙香烟缭绕。至日本入侵前,官衙肃穆,五社二十行商业鼎盛,书声琅琅,山河景明,民居相连,鸡犬声相闻。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遗憾

近代、现代,代州古城遭受了战争的蹂躏;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城垣大部分被拆毁,一大批古街区、古建筑被毁坏。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叶子曾在网上读到过一篇文章,作者字里行间带着遗憾心情,叙述了代县城过往的辉煌:明洪武六年,吉安候陆亨开始在原古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代州城。用坚硬的巨大城砖重新包砌土夯的城墙,在四个城门上筑起高大的城楼,城门外又设月城,月城外又筑罗城,每个罗城上又设一暗门。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月城上、城角上均筑巡敌瞭望的城楼,连上四个城门楼,古城墙上蜿蜒而立十二座华美的城楼。城墙外又凿护城河,河深二丈一尺。同时在城的中心位置上建起全城最高的威武端庄的边靖楼,以及略矮的钟楼。边靖楼俗称鼓楼,其精美的建筑、威武的姿仪直至现在也让人赞叹不已。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明景太元年、成化二年,参政王英、都指挥同知张怀又分别在西关、北关、东关筑起三座屏护州城的关城。至此,代州古城达到其最辉煌的高度。如果说平遥的城墙多少有一些虚华的东西,代县的城墙则是不折不扣以实用为基础的,承受着几百年的战争洗礼依然矗立不倒。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文章也记录了代县人拆墙的过程:第一次大规模的破坏发生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1946年。在战火中这些城墙给攻城一方吃尽苦头,占领者一声令下,数以百计的代县人蜂拥而上,将古城墙上所有的城楼全部拆毁,厚重的城门也被付之一炬。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解放以后的历次运动,破坏古城都首当其冲。发展教育,庙变成了学校;大炼钢铁,所有的铁器,乃至佛像眼里的铁珠也投入了炽热的炉膛;扩展马路,古城大街上三十一座精美的牌坊变成了墙角的劈柴;文化大革命时,唐代建的关押过藤茂实的天宁府被拆了,百亩的白云寺拆了……拆到最后,甚至让学生比赛拆城砖,居民也把城墙上宽大的石条搬回了自家的院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据一位在古城西门打扫卫生的老人回忆, 70多年前,自己在古城西门城楼下和小伙伴玩耍,钻胡同、登城墙、爬钟楼、看大戏、逛庙会,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房屋、庙宇、牌坊、戏楼,每一棵老柳、古槐……童年,在他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西门城楼,门外有瓮城,精雕细刻的石雕、砖雕、木雕,非现在的建筑可比。这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西门城楼,是目前代县的制高点,可以瞭望城外的雁门关和城内民居。每天干完活,老人站在城楼上,远眺城里城外的风景,觉得心里特别舒坦。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上千年发展起来的,战火中没有被破坏的历史文化名城,竟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在和平的岁月里拆得灰飞烟灭。有人感叹说,一个城市失去的不是毛发,而是支持的骨架。旧的没有保住,新的也未建起来。在浑黄深厚的土地上,一个城市沉沦了,一段历史沉沦了。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县人对平遥的火,有一种无奈,有一些嫉妒,还有一点悔恨,有一点阿Q的味道,先前我们家阔多了。可惜这个阔家是代县人自己毁掉的。如今他们只能看着隔壁的平遥坐收渔利,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确实,要是代县城不拆,或许没有平遥现在的辉煌;要是北京城不拆,平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珍贵。平遥人什么也没干,就因为什么也没干,保留了古人的城墙,就足以吃饱饭,足以过上好日子。代县呢,拆墙拆得热火朝天,如今这座鼎鼎大名的代县,居然还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我们从代县人那里听到了代县人的忏悔,听到了代县人的反思。这些忏悔的文字和叹息,让我们看到了转机。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县古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县里正鼎力恢复古城原貌、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代县县委、县政府修缮恢复西门城楼、瓮城,加固旧城墙及修复西北角楼工程完工。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县文景之治发祥地

山西代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滹沱河流域,与汾河流域隔山相望,自成一块小平原。代县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之处,是这里出了一个著名的皇帝汉文帝,也可以说,这里是文景之治的发祥地。当初吕后去世,周勃陈平发动政变,把已经落在吕氏家族手中的权力夺回。但此时由于吕后的追杀,刘氏宗族留下的人不多,能担当大任的更是凤毛麟角。周勃陈平反复商议,最后选定了代王刘桓。那时他正在代县当他的代王。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对刘邦这个人非常了解,当刘邦得了天下之后,薄太后却提出要远离刘邦,远离京都,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了这块土地,也为自己留下了安身立命之所。母亲的教诲,使他在吕后专权的日子里得以自保,最终在周勃陈平的拥戴下,继位汉室,开启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也成了司马迁笔下的千古名君。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的家乡,就在代县县城东北方向约20里的地方,现在还有一个朴村,就是原来的薄村,朴、薄二字虽然不同,却都能够传神表达出薄太后的境界。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今天的代县很嘈杂,大街上那种俗世的纷繁扰攘,粗俗不堪的新酒楼和旅馆张灯结彩,叫卖声、摩托声、建筑工地和破破烂烂的道路,和别的地方差异很小,很难让我们感受到薄太后遗风。只有走进代县古建筑,才可以感受到代县曾经厚重的文化底蕴。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代州城址——代县古遗址(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