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小河直街(图:李占军/文:叶子)

标签:
小河直街浙江杭州2016年11月旅游文化 |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小河直街
(2016年11月27日 浙江杭州)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东临小河,西临和睦路,南临小河路,北临长征桥路。以小河直街为中心,沿运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运设施仍保存完整。
如果说杭州城南边中山路的南宋御街是一种皇家气派的话,那么杭州城北边位于大关桥附近的小河直街则是运河民风了。小河直街位于拱墅区运河河西,依傍运河而建,白墙黛瓦一栋栋两层楼格局,点缀在运河岸边。
街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特色、街巷风貌、运河航运遗迹有着独特的风貌。
早在南宋时期,小河地区就是物资集散地,河、陆转运地,物资储备地。明末清初,河埠码头出现了勃勃生机。到了清代的中晚期,这里开始重新发展,餐饮业、茶点业、百货业等渐渐兴起。酒作坊、打铁店、盐铺、碾米店、蜡烛店等各行各业都在小河地区扎下了根。
小河民居作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水乡民居,属运河商埠文化,即一河两街格局,面街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杭州是一幅画,京杭大运河就是一部拆散了的线装书,读它,需要足够的耐心。立于船头,石砌石阶,枕水民居,时空交错,往昔恩怨、聚散离别、寻寻觅觅,你懂几分。
一条窄窄的巷子,外面是热闹繁忙的大兜路,里面是静谧的历史街区。踏着石板小路,走进小河直街,我看到的是一个味道十足,原生态的古运河人家。
缓缓流动的河水、干净的石板路、还有河两岸白墙黛瓦的民居,不禁让人想起若是再有那穿着青衣布裙,撑起花纸伞的江南女子款款走过,那又当是一副何等美妙的风景。
巷子深幽,石路长长,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门槛边种上了花草;古老的门牌,磨光的石阶,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这里,没有了都市的喧嚣,没有了匆忙来往的人群,不知是时光到这里就走慢了,还是时光淡忘了这里?
夜色朦胧中,行走在巷子里面,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感觉,特别像戴望舒《雨巷》里面写的那样,仿佛自己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迎面就是写着一个大大的“酱”字的酱园,这就是曾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方增昌酱园,是做酱油、老酒和酱菜的作坊。据当地老人回忆,酱园进门有高高的柜台,右边半边门面摆着三、四张桌子,供当地居民和过往客人喝老酒。酱园从早上一直开门到晚上十点,当地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到此喝夜酒话旧。
一条运河,贯通南北,孕育了纵贯京杭的美好生活。一座座诗意之城沿着运河的脉络展开,荟萃八方才子、佳人美景。而作为起点的杭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一枕钱塘江,牵着运河走,挽着西溪眠。
西子湖盛名,却往来游客繁多,车马喧嚣,不是江南该有的模样,不曾想在距离西湖不远的京杭大运河,却如此的宁静,艺术融入生活,江南充满韵味。
长城,曾经作为抵御匈奴的壁垒,如今成为一种遗产;运河,曾经作为沟通南北的桥梁,如今依旧贯穿南北,运河上最为常见的便是那一艘艘货船,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不息的古运河流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和记忆,江南多艺人,油纸伞,竹编篮。随着时代变的变迁与进步,曾经的手艺人都渐渐地迷失在时光里,好在运河边的手工艺活态馆又将他们找了回来,让我们能看到曾经的过往辉煌。
相关链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
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彳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ì chù,意思为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犹疑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