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图:叶子/文:叶子)

标签:
南宋御街杭州历史文化街区2016年11月浙江杭州旅游 |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南宋御街——杭州历史文化街区
(2016年11月 浙江杭州)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以鼓楼为中心,连接太庙遗址,南至紫阳山北,北至西湖大道,贯穿中山中路、中山南路,总长1500米。南宋临安城沿袭采用"厢坊制",以御街为脊骨,鱼骨状联系各坊巷的格局奠定了杭州历史城区的基本空间结构。
在中山路地区,这些坊巷至今仍有大量遗存,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的街巷有近二十余段,大部分集中在上城区段中山中路、清河坊一带,包括18个各级文物保护建筑和29个重点历史建筑,以清末民国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保护范围约达3公顷。
南宋御街的建筑风格以南宋盛景为主,清末民初为辅。商业业态以老字号商铺、传统食品、街居小作坊、民间工艺品、酒店、茶楼为主体,业态结构突出6字:“老字、古字、小字、杂字、吃字、俗字”,形成南宋御街历史古迹商贸旅游特色区。
据《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但此前的考古发掘却只发现过香糕砖。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即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
南宋御街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今武林路西侧,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南宋时期,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十里”御街可分三段:
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
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120多家。
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
南宋御街在保留街道两侧梧桐的基础上,配合重要节点场所与景观建设,局部种植香樟等四季常绿树种,使步行街在落叶萧瑟的冬季也能保持几分绿意。
再现古街:南宋御街整治中,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了翻修,三层以下(包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设,同时保留了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了江南民居特色。
墙面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
南宋御街引入了风雨廊,让行人出行风雨无阻。建造过街设施,避免行人在机动车中穿行;在平海公寓等现代建筑墙面种植攀爬、藤蔓植物,增加垂直绿化空间。同时将晒衣空间和空调机位由对外开放转为半封闭,减少视觉污染。
鼓楼到河坊街段现有建筑立面形式很多,主要包括下店上宅式和西洋式。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将结合其特点进行独立设计,保留其自身建筑特色,对影响街道传统风貌的空调机位等进行隐蔽处理。
西湖大道到解放路西侧,在保留银行和特色餐饮旅馆的同时,重点引进特色精品商业、高级休闲会所等。
在中山北路庆春路和环城北路段,将通过缝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旧街道、新老建筑区域之间存在的裂痕,尽最大努力保护中山北路历史文化建筑,同时带动近现代建筑,营造杭州现代特色,恢复曾经的感受与记忆。
包括竹竿巷社区、仙林社区、胭脂新村在内的沿线社区里面,将以天然石材和涂料相结合,色彩以棕灰色、青灰色为主。同时保留张同泰、天主堂原来的建筑特色。
御街陈列馆:御街陈列馆2008年3月,在中山南路112号被烧毁的居民宅基地里,考古部门挖出了南宋、元、明、清及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道路遗迹,使得埋在最底层800年前的南宋御街重见天日。
根据御街设计方案,在中山中路112号御街遗迹处,将建设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御街陈列馆。考虑到尽可能不破坏地下的御街,设计者借鉴了浙江南部廊桥所采用的编木拱结构,利用大屋顶覆盖所形成的灰色空间,将陈列馆主体与其所属区域连接起来,构建富有力量感的动态曲折屋顶。
陈列馆将分为御街透明展示区、御街展览馆、太湖房、辅助用房四大区块。届时参观者从入口进入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还能透过门口的钢化玻璃和下沉庭院设计,一睹百年古道的风采。
引水入街:南宋御街改造过程中,在高银街到西湖大道步行街区域,引水入街,结合散落的方池,营造南宋园林气息。同时将吴山的山意和西湖、运河的水乡意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杭州历史人文气质的山水园林景观。
“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清水伴着哗哗声流进古街。中山路从鼓楼至西湖大道段设计为步行街,长约900米,整个引水工程就在中山路道路中间,但并非一渠到底,而是由大大小小不等的14个水景池串连而成的。
这些水景池均由毛石砌成,宽一到两米,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宽达十几米。它们或在路左边,或在路右边,水景池底下连通,流水与老街交织成景。
中山路有13处文物建筑,其中凤凰寺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钱塘第一井、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10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延续现有使用功能:张同泰药店即中山北路99号、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即中山中路261号、天主教堂即中山北路415号、叶种德堂即中山中路47-49号、方回春堂即河坊街117号、盐业银行旧址即中山中路271号、凤凰寺(中山中路227号);
中山路就像是博物馆一条街,不但有专业的博物馆,还利用商店、旅馆、咖啡馆等展示民间文化。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些市井坊巷,勾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回忆。
美食信息
皇饭儿:以杭帮菜为主,据传这家店名还是乾隆皇帝所题,其招牌菜也是乾隆鱼头,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西乐园:西乐园是一家有显著特色的百年老店。西乐园最早开业于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至今已有210多年的历史。西乐园的羊汤饭,一直供应到1956年。以后由于人们的饮食口味发生变化,饭店就向多种经营发展,西乐园除供应羊汤饭外,还供应鲜肉面等。
东伊顺:以经营清真菜为主,具有浓重的西北风味,有粗犷的羊肉串、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馍、孜然羊肉。
大宋坊:店名响亮,加上菜点用料之广泛,精工细作,终日座无虚席。其招牌菜"八卦田园鸡"等菜肴更是脍炙人口。
干锅居:是一家全国连锁经营贵州苗族菜的餐馆,统一用天然的秘制酱料调味,口感自然与众不同,营养也就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