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杰作——云台山叠彩洞(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云台山叠彩洞2017年10月6日河南云台山旅游文化 |
分类: 相约南太行,且行且珍惜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愚公移山精神杰作——云台山叠彩洞
(2017年10月6日 河南云台山)
叠彩洞,又名螺丝洞,始建于七十年代,历时十年开凿而成,在峭壁间重叠直上,大小共二十三条,首尾相连,总长4800多米,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隧洞,其中大洞十九条,十四洞在修武县,五洞已到了山西。
叠彩洞是修陵公路云台山段19条公路隧道的综合名字,是修武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的杰作,也是修武人民"团结协作、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战天斗地"的生动写照。
从1977年至1986年10年间,全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修陵公路大会战。其中,23名群众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涌现出了以郭麦旺、张有辰等为代表的先进党员。与现今的公路隧道相比,它明显的有着自身的时代特征,是一段历史的纪录和缩影。
以前读愚公移山,觉得愚公要移的山,只是一个小土包。甚至于想,世世代代移山,还不如搬出山外去住。走进太行山方知,移一座山或修一条路,意义远比传说中的原因深远。它惠及的是两省众多的民众,带动的是大片地区的经济。叠彩洞的作用,不仅是旅游景区的一个亮点,也是连接河南山西的重要经济走廊。
叠彩洞内的情景千差万别,有又直又长的深洞,也有曲曲折折的弯洞。有些洞洞口长着一些奇松异树,有些洞的洞外有着怪石流水,总之,洞洞有特点,进洞出洞,别有洞天。叠彩洞因所观风景或含义的不同,各有其名。

二号洞:翠屏清晖。在二号洞的左上方有一个山峰,如同青竹围屏,青翠壮观,名为“翠屏峰”。进入二号洞后,不禁会想起南朝诗人谢灵运的两句诗“昏蚕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尽管从早到晚,气候有别,可云台山一直蕴含着清晖,这就是翠屏清晖的由来。
二号洞:翠屏清晖
三号洞:太行苍壁。三号洞旁的峭壁之上生长有一种太行花,属蔷薇科植物,是一种珍贵的濒危植物,自身开白色小花,十分鲜艳夺目,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这海拔8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形成了“太行苍壁”这一独特的景观,所以三号洞得名为太行苍壁。
四号洞:指点迷津。四号洞入口的左上方有一个独立的天然石柱,高七八米,人称“仙人指”。据说真武祖师曾在此给溺于凡尘的弟子讲经说法,传道解惑,从字面上讲,指点就是指引,迷津在宗教用语中为迷妄之境界或为迷失了道路,所以给此洞取名为“指点迷津洞”。
五号洞:云海仙舟。出了四号洞,右上方有一个山峰,酷似一艘海中行驶的帆船。传说,天上的神仙在云游四海时,途经云台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就在此停舟欣赏,仙舟就是此象形帆船了,所以五号洞“云海仙舟”就此得名。
五号洞:云海仙舟
六号洞:群洞叠彩。六号洞是众多叠彩洞中的一大杰作,全长406米。它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是一个U形的隧洞,入口和出口在山体的同一侧面,上下落差为20米;其二,站在此洞入口处与五号洞出口处的中间位置,不管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都可以看到众多叠彩洞的入口和出口,是领略叠彩洞这一公路隧洞建设史上一大奇迹的最佳位置。
六号洞:群洞叠彩
七号洞:华峰遗梦。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其一,它是为了纪念修武县人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风华正茂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就了叠彩洞这一乐章,其中23位青年男女的青春和梦想永远遗留在了这里;其二,在此山体上,有一个叫“小华山”的山崖,它与华山最险的西峰酷似孪生姊妹,然而却相隔千里,只能在梦中相见。所以,七号洞就叫“华峰遗梦”。
八号洞:宝塔映辉。出了七号洞,向右后方的山峰上看,有一个天然的石柱,形似一个宝塔,所以八号洞“宝塔映辉”因此而得名,据说此宝塔是真武祖师的镇山宝塔。
八号洞:宝塔映辉
九号洞:云岚绝胜。九号洞的山体周围常有团团云雾,神秘莫测得不知从何涌起,婀娜多姿,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得名“云岚绝胜”。
九号洞:云岚绝胜
十号洞:脉望酉辰。十号洞取名“脉望酉辰”是为了纪念开凿这条公路隧道的两位功臣,一位是开凿隧洞的领队,一斗水的村书记“郭麦旺”,另一位是这条隧洞的设计规划者,土专家张有辰,“脉望酉辰”取两人名字的谐音。“酉”在地支中排名第十,而此洞也正好是叠彩洞的第十号洞,“脉望酉辰”有贯通展望,地石洞天的含义。
十一号洞:曲径通幽。十一号洞全长461米,是众叠彩洞中最长的一个洞,洞里蜿蜒曲折,流水叮咚,取名为“曲径通幽”。
十一号洞:曲径通幽
十二号洞:嬴观三秀。十二号洞出口不远处有一个三秀石,随着观看角度不同,该石能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貌:第一面像一个硕大的灵芝,第二面像一个傣家少女,第三面像一个摩登女郎。在三秀石的左边就是西嬴观了,它是建立在峭壁上的一个观景台,“嬴”是大海的意思,站在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西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好像茫茫大海的滚滚波涛,令人心旷神怡。
十二号洞:嬴观三秀
十三号洞:佛龛兆祥。西嬴观旁有一个凹下去的山峰,非常像一个供奉佛像的佛龛,所以给此峰起名为佛龛峰,在佛龛峰的右侧有一睡佛,它仰面朝天,眉毛和下巴极为相似。所以十三号洞取名“佛龛兆祥”。
十三号洞:佛龛兆祥
十四号洞:丹凤朝阳。在第十三号洞上方有一株古老的侧柏,因衰老而一枝枯,又因其枯木逢春而数枝荣。枯枝昂扬似凤头,荣枝横披如凤体,尖端下垂若凤尾,亭亭玉立在洞顶小山之巅。旭日东升时分,俨然是一只美丽的丹凤沐浴在灿烂的霞光里。
十四号洞:丹凤朝阳
游览叠彩洞所需时间:在车上观景,需要20到30分钟
穿过叠彩洞的十四个洞,旅游的路程好像近多了。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修建这些洞前出山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最初是为了方便河南山西的公路连接,现在更方便了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
由此,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河南、山西太行山一线的许多壁挂公路,最有名的是河南郭亮村和山西锡崖沟,那五六十年代战天斗地的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那是一个时代精神,也是一个受时代限制或者说局限所产生的奇迹,我们应该向创造这些奇迹的人们致敬!叠彩洞和壁挂公路是他们用智慧、生命和血汗长期坚持不懈地奋斗而创造的。
叠彩洞是一种人类精神的体现,不管它修建的年代离我们有多远,带给我的是一种感动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