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2017-09-13 10:13:37)
标签:

刚察仙女湖

祭海活动

青海刚察县

旅游

文化

分类: 青藏高原行记

刚察仙女湖海活动——

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及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这项祭祀活动。如今,青海湖的祭海仪式已全部藏化。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对于藏族同胞来说,青海湖祭海是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们马年转神山,羊年转圣湖祭祀活动一样。而大规模的祭海仪式一年就一两次,如能赶上青海湖边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仪式,那便是三生有幸。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大规模的祭海活动起源于雍正年间。雍正二年,大将军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蒙古族首领丹津叛乱,追击叛军到青海湖时,大军饮用水开始出现短缺。而此时远处所来一队骑兵所骑战马中,有几个马蹄正踏到了地上泉眼,顿时喷涌而出的淡水解决了军队饮水问题。士气大振的将士们一鼓作气,歼灭了叛军。雍正帝听闻后,诏封“灵显宣威青海湖”,御赐神位,安放到青海海神庙内并诏于每年秋八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从此便开始大规模祭海活动。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如今,青海湖的祭海仪式已全部藏化。对于藏族同胞来说,青海湖祭海是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们马年转神山,羊年转圣湖。而大规模的祭海仪式一年就一两次,如能赶上青海湖边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仪式,那便是三生有幸。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青海湖祭海活动简介

仙女湾景区位于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湿地,天鹅的家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定位为“感染人的地方”。以炫丽的高原草甸湿地,多彩的藏民族文化风情,使其成为集高原湿地生态体验和祭海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每年秋冬季节成群的大天鹅在此栖息。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三牲拉则

高37米,是目前全国所有藏区“拉则”里最高的一座。蒙古语叫“俄堡”,藏语叫“拉则”是祈求平安的意思。它是由自然死亡的神马、神牛、神羊的头堆砌起来的,所以叫“三牲拉则”。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受封返藏途中经过此地,他看到这里的马、牛、羊膘肥体壮、水草丰美,因此在此立拉则来保佑草原的人畜兴旺、繁荣昌盛。当时他37岁,为此“三牲拉则”高度以37这个吉祥数而立。“拉则”一般是在山头上,是当地山神的标志和象征,是藏区地方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之地。各地一般都有自己的拉则,里面埋有喇嘛用辛红写有梵文咒语的柏木牌,吉祥八宝、粮食、药物等,内部插挂有哈达、羊毛、红布等的木杆,叫金刚杵。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转经长廊

转经长廊是延伸到祭海台的必经之路,长是999米,意味着久久长和一帆风顺的意思。走的过程当中大家可以看到108个转经桶,跟佛珠的数目是一样的,代表着佛祖的108个弟子。它里面装有平安经、吉祥经等,让我们边走边转经桶。为家人、为朋友为天下所有的人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祭海台

延伸到青海湖的平台就是祭海的地方了。它有上下两层,祭海活动时,上面的一层是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师们讲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供其他众僧念经的地方。旁边挂着的是五彩经幡,上面的颜色代表着蓝天、白云、草地、太阳、黄土。风在吹动经幡飘动时等于是天、地、人,包括您在内把所有的经文都念了一遍,以此来祈祷草原茂盛、人畜兴旺、家人平安。那么所有请了宝瓶的人,在众僧的颂经祈求的同时,向湖中抛去宝瓶来圆所有的梦想和心愿。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祭海,这里的祭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青海湖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仙海,历代都有“祭海”的宗教政治活动,早在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曾赐封西海神为“广润公”,北宋仁宗庆历元年又加封为“通圣广润公”,每年从四月开始,当地的寺院僧侣、信教群众都会到此煨桑朝拜,“桑”是藏语,意为净化,藏族认为圣湖内的生灵最怕湖水被污染,对湖水的保洁是特别讲究的,因此藏族以“煨桑”这种方式来净化湖水。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煨桑”时,最忌讳的是向湖内抛洒不干净的赃物和泉眼旁乱挖石土,煨桑这种祭祀活动,在所有宗教信徒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他们不仅仅是对神灵和神湖的祭祀,更重要的意义是用烧柏叶、杜鹃花、五谷等芳香植物产生的烟,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保佑自己和家人朋友们,实现自己心里的愿望。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这处用经幡阵围成的像一条巨龙一样的就是祭海台了。这个祭海台长约50米,由一座佛塔和数个经幡架组成。前面那个像龙头一样高高昂起的经幡阵就是被包裹起来的佛塔。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祭海第一步,便是煨桑。在湖四周的圣台上,点燃由茶叶、青稞炒面、酥油、松枝混合出来的东西,煨桑敬神。在煨桑同时,所有参加祭海的人都要顺时针地绕着桑台转3圈并向空中抛撒“鹿马”,一时间,法号齐鸣、风马纷撒,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煨桑结束,来自各寺院的活佛都要上祭台颂经,请求青海湖的神灵降福众生。接着带领祭海的人群向空中抛撒五色风马纸片,并向炉中倾倒食物。诵经完毕,进入祭海的高潮:给湖神敬献礼物。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手执各种祭品的喇嘛与信徒们在活佛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湖边奔去。到了湖边,先由活佛诵经做法事,众喇嘛、信徒高举着祭品簇拥在活佛身后。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得到活佛指令后,大家纷纷将祭品抛向湖中,霎时湖水中浪花四溅,信徒呐喊欢呼一片。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此时更有许多老人、妇女跪在湖边,摘下身上的护身符用湖水洗涤,据说这天用湖水洗护身符,可保一年平安。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这些礼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五谷包(也称为宝瓶)。宝瓶是藏八宝之一,是祭海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宝瓶内部装有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五种粮食,同时还将珊瑚、蜜蜡、玛瑙等碾成粉后和这五谷混合在一起放入宝瓶,最后还要放入经幡,然后由活佛加持系带。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这个时候,手捧五谷包等各种祭祀品的喇嘛和信众在活佛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湖边奔去。到了湖边,先由活佛诵经作法事,众喇嘛、信徒高举着祭品簇拥在活佛身后,得到活佛指令后,大家纷纷将承载着自己心愿的宝瓶投入青海湖,霎时湖水浪花四溅,信徒呐喊欢呼声一片。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里,一个个宝瓶在水面上飘浮着,那不仅许有藏族群众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心愿,也是他们保护神湖的一片心意。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据说,在将装宝瓶投入水中前一定要将其尽量塞满,因为塞得越满,沉得越快,就证明你的心意越诚,湖神也就越喜欢你。与此同时,许多老人、妇女纷纷跪在湖边,摘下身上的护身符用湖水清洗,据说这天用湖水洗护身符,可保一年平安。还有许多小伙子骑着马下湖狂奔,同样也是想获得湖神的庇佑。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祭海”的另一项内容就是祈雨。据当地人讲,每年“祭海”后数小时必定降雨。“祭海”结束后,湖边满地落下的是印有鹿马的红绿小纸片,这种小纸片便称之为“鹿马”。抛“鹿马”即是人向神传递心愿的一种方法,相传长着鹿角的神马能上天、入湖,能向神明传达信息。“祭海”结束后,牧民还会举行赛马活动。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千百年来,由于青海湖是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所以当地藏族群众经常都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湖边,用自己的方式来“祭海”,以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久而久之,在这里便留下了小佛塔和数个经幡架组成的祭海台。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湖面上刮来初秋的风,风很凉、也很劲。秋风把湖里的湖水吹起层层涟漪,有时还掀起不小的波浪。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藏民在湖边垒起了玛尼堆,竖起经幡,任风拂吹,祈求吉祥。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链接

刚察祭海活动是环湖地区独特的民俗民风。青海湖祭海仪式传承了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保留了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习俗。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有关祭海活动,史籍上能查到的是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燎祭西王母”的记载,到了唐代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正月,曾封青海湖神(西王母)为广阔王,遣使礼祭。之后由于变乱,曾一度中断。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遣使通知,加封青海神为通圣广阔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蒙古用兵青海。宝祐二年(1254年)召集蒙古王公在日月山祭天,在青海湖祭海,是封建统治者亲自祭海的最早记载。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召集蒙古各部首领,会盟于察汉城,从政治上开始进行笼络活动。清雍正元年(1723年),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也在察汉城举兵会盟,年羹尧、岳钟琪督军进攻。其中南路清军追攻至阿喇布坦温部,至北岸的伊克哈尔河草原时,苦无饮水,大队人马陷于绝境。正在慌乱之际,忽然发现清水从地面涌出,涓涓成泉,人马得以解渴而继续进军。年、岳将此事呈报清廷,封为“青海灵显大渎之尊神”,以汉、蒙、藏三种文字立碑致祭。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之后,年羹尧将青海蒙古厄鲁特部编为29旗,划定牧地,着其进行畜牧业活动。并为巩固清廷对青海等地的统治,随之设置了理蕃院,以尚书、侍郎领之。雍正二年(1724年)设置了“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乾隆后简称西宁办事大臣。首次规定在钦差大臣的参与下,每年秋季会盟一次。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雍正三年(1725年),钦差大臣到察汉城主祭。起初每年秋季由派出的钦差主祭,西宁办事大臣陪祭。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礼部按祭四渎之典礼,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祭海。嘉庆九年(1804)将祭海亭移至察汉城。道光三年 (1823)陕甘总督那彦成命环海八族藏民亦祭海会盟,这是藏族祭海会盟之始。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由西宁办事大臣主祭,蒙古王公、扎萨克、贝勒及百户陪祭。其时致祭有不到者,理蕃院按规定处罚。凡扎萨克不到的扣俸银三年,依次类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西宁办事大臣为便于向海神致祭,决定修建海神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作为固定的祭海场所。庙正殿三间、殿门及守庙兵丁的宿舍七间。正殿中立碑一座,上刻“灵显青海之神位”(西王母)七个大字,庙前有“青海胜景”牌坊。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庙宇的石碑还完整无缺。此后即被砸毁。牌坊早已倾圯,庙宇也随之拆除,现在仍留遗址。在这以前,祭海活动后还举行会盟,会盟的任务是宣布清廷政令,稳定地方治安,借此受理一年来发生的民事、刑事案件,以显示清廷在蒙、藏人民群众中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辛亥革命爆发,西北处于观望状态。宣统年间(1909年至1911年),祭海典礼一度中断。民国二年(1913年)西宁办事大臣廉兴为笼络蒙藏王公、千百户,到西海主祭。镇守西宁等处总兵官马麒陪祭。祭后向北洋政府电报说:“宣布中央德意。使与祭之王公,咸晓然于民国共和之宗旨。”并表示“以率属而景从”。这次祭海时,将过去宣读的“圣旨”一项删掉了。也将海神庙中供奉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改为“中华民国万岁”,跪拜礼也改为行三鞠躬。民国三年(1914年)祭海后,蒙、藏王公赴兰州晋见甘肃督军张广建,进一步与北洋政府取得了联系。之后时断时续。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十七年(1928年)西北军冯玉祥部属刘郁芬为巩固甘肃、青海地区的统治,派国民党甘肃省教育厅长马鹤天代表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专程来西宁祭海。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青海正式建省第一年,由国民党青海省主席孙连仲派民政厅长王玉至海滨致祭。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国民党青海省政府第一次派员到海神庙祭海。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适逢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西藏地方军遂在英帝国主义策划下进入四川边境和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青藏纠纷”;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呈报国民党行政院派蒙藏委员会总务处长陈进修为祭海专员,科长蒲剑鸣为赞襄。马麟通知蒙藏王公、千百户于同年10月7日前来祭海,聚会于察汉城。届时陈进修未能按时到达,马麟会同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代表仲兴哉于23日举行了祭海仪式。陈进修到达西宁后,曾在中山堂宴请王公、千百户。其时青海敏珠尔呼图克图、沙里瓦图克图、蒙古左翼盟长索南旺济勒、副盟长索南木扎西、右翼盟长林泌旺济勒、副盟长扎西布木济勒和各扎萨克及藏族刚察千户花卜增、旺什代海千户,花卜藏千卜录千户奔巴、十族昴索官保才仁,连同各族千户、官人等,专电南京,表示“誓当万众一心,遵奉中央命令,服从地方政府。以为安内攘外的后盾”。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大家族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宋子文到青海湖祭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元老邵元冲一行代表国民党中央,也到青海祭海。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举行的祭海典礼,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那时蒋介石为了控制马步芳和蒙、藏族群众,指派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到西宁祭海。马步芳为了应付祭海大典,事先进行筹备。责成湟源县、湟源特种营业税局、湟源出人口税局,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祭海筹备处,负责祭海筹备工作。同时通知环海八族各王公及刚察千户、汪什代海千户、达如玉千户、千卜录千户、昴索等事先来参商,并暗示准备些骏马、牛羊及贵重土特产等,到时作为向朱绍良的献礼。筹备处为了声张其势,作了充分准备。在湟源商会征购茯茶2000多封,酒1000多斤、高级香烟、茶果、哈达、红茧绸、矿蜡等等。同时摊派民夫承担运输,又派人去刚察千户处借来崭新双层花纹蒙古包式的帐房8顶、普通双层帐房100多顶,整整准备了一周,才算峻事。并为了汽车畅行,由湟源县派出数百名民夫,昼夜整修湟源药水峡到日月山的一段公路。

刚察仙女湖祭海活动——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仪式(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