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大经堂(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塔尔寺大经堂2015年10月3日青海塔尔寺旅游 |
分类: 青藏高原行记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塔尔寺大经堂
(2015年10月3日 青海塔尔寺)
从古到今,不管世间何许闲散的浪子和高贵的人物,只要到了西宁,就没有谁不想去看看那个举世闻名、令人浮想联翩又不得不去沉思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坐落在西宁市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著名寺院之一。
塔尔寺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着手动工建造,该寺院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占地600多亩。整个寺院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合成一个汉藏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黄教建筑群。其中以八宝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经堂、小花寺等最为有名气。
大经堂,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也是塔尔寺里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在金碧辉煌、璀璨夺目的视觉当中,给人们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感觉。
大经堂是喇嘛们集中诵经的地方,可供一千多个喇嘛同时在这里集体打坐诵经。大经堂里的摆设非常考究,装饰着黄、红、绿、蓝、白五色幡和各式各样的天花藻井,满堂林立。
大经堂的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经堂里的那些大柱子上由绣着龙凤彩云的地毯包裹着,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在1000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的传统艺术,装着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和宝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虔诚的佛教徒们费尽心思把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不能不令世人琢磨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堆绣题材也比较广泛,内容主要选择佛像、佛经和罗汉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中的“蟠桃会”和“八仙传说”画面。注重人物形态的塑造,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其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它采用浮雕与刺绣巧妙结合的手法,体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大经堂中悬挂的“十六尊者(罗汉)显神通”和“八仙过海”,是两幅大型绝妙的堆绣佳作。堆绣艺僧依藏传佛教十六罗汉和八仙各自的神通,按照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经验堆绣出个性鲜明、形态表情各异、藏着神秘故事和色彩艳丽、美感十足的十六罗汉及八仙形象。
他们或降龙、或伏虎、或镇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形皆达到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境地。阿嘉活佛院和佐恪活佛院的佛堂中各藏有一幅内容为“蟠桃会”的立体堆绣作品。
佐格佛堂内的是一幅独具匠心的汉文“寿”字形堆绣。宽约3尺,长6尺,字体美观大方,立体感较强。它将蟠桃会的盛况全部布局在这个堆绣寿字上。寿字上部正中为西王母娘娘,稍下两边为侍女,下面依次为八仙,最下端有悟空双手捧仙桃下跪做敬献之状。其间堆贴有表示长寿的仙鹿、寿桃、仙鹤、莲花等。寿字周围上部有红日皎月,祥云缭绕,中部卷云花草,下部有山水、狮虎。结构合理,布局紧凑,人物虽小而鲜明生动,近似浮雕,为堆绣艺术珍品。
塔尔寺单幅堆绣题材多为各种佛、菩萨、护法神、密宗金刚、二十一度母、八祥瑞、宝马、白象、喷焰摩尼等图案;联幅画面多为佛教故事和神话故事。
塔尔寺里还有一些僧舍等黄教建筑物,也都是藏传佛教的神秘文化艺术。
塔尔寺里天天都有许多来朝拜佛法的藏民,他们那种虔诚的言谈举止和面目表情,一下子就好像是让我感悟到了什么,好像是顿时就明白了雪域民族的人生精神。
其实,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别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人,几乎是天天都在憧憬着,盼望着、祈祷着,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自己的未来生活是一团乌黑的。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个‘我’字,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本身,释迦牟尼的本意是说,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真正的佛教徒,根本就不信什么神,更不会信什么旁门左道的那些鬼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