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图:玉文 / 文:叶子)

(2017-07-07 08:20:45)
标签:

张掖马蹄寺

三十三天石窟

2016年国庆

甘肃张掖

分类: 甘肃欢迎你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2016年国庆 甘肃张掖)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本是佛教欲界最高层“忉利天”的俗称,位于须弥山顶,属于善乐之所。传说三十三位生前曾作过很多护佛供佛善事的好朋友死后居住在这里,故有此名。东晋著名高僧法显所写的《佛国记》中有“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说法”之语,似乎佛陀的母亲也常来这里做客,“三十三天”在佛教中的地位之尊崇由此可见!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屹立于石窟艺术之林,而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石窟”,以七层二十一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马蹄寺的“三十三天”是一组开凿于红砂岩上的洞窟,距地表四十三米,上下七层共二十一窟,下大上小,整齐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悬崖上,外形象一座佛塔镶嵌在绝壁中央。每个洞窟中都有大小不等的佛像数尊或十数尊。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二十一个洞窟自下而上分为七层,下五层为元代洞窟,上两层是明代作品。下三层各五窟,第四层三窟,第五、六、七层各一窟,重重叠叠,形如宝塔。洞窟层层叠叠,每层之间都有隧道相通,由第一层北边入内,隧道呈之字形,回廊曲折。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石窟造型独特,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是中国唯一一处栈道修筑于山体之内的石窟。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各层洞窟间有隧道连通,隧道开凿于岩壁内部,隐蔽而安全。隧道两壁凿有很多座小佛塔,据说,将耳朵贴在墙上,有时还可以隐隐约约地听到从佛国印度传来的梵音。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的第六层窟内有大佛塔一座,内藏七星宝剑一柄。佛塔是佛教圣迹,里面一般藏高僧大德的衣物、灵骨,或者是佛经,埋藏其他物品的比较少。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马蹄寺的藏剑塔有一个传说:很早以前,马蹄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后来,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条恶龙,作威作福、残害生灵,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绿度母获知此事后,驾祥云而来,以一把七星宝剑斩杀了恶龙,还黎民以太平。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马蹄的百姓感激绿度母的救苦救难,遂将绿度母作为马蹄南寺的主神供奉起来,同时也在马蹄建造佛塔供奉了圣物七星剑。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的最高层是马蹄南寺主神绿度母的专享殿,内塑大型绿度母像一尊,肩挑莲花、面目和善。据一些宗教书籍讲,绿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很多的化身,但绿度母总摄其他化身,在度母中地位最尊。因为她是马蹄南寺的主神,所以每当有法事活动,杨阿卡都要来这里向绿度母祈祷,祈求她保佑众生平安!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攀上最高窟为救度佛母洞,内塑绿度母像,还有一小窟相通。内塑白度母像。第五层一窟中有一砖塔,内藏观音菩萨斩孽龙的七星智慧利剑,其余各窟均开龛造像。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登上石窟窟顶,需要走一条险陡的石砌小道。窟顶的寺庙中供奉的为绿度母菩萨,由于攀登过程异常艰难,传说祈求平安会十分灵验。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这二十一个洞窟形制基本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文形,顶做人字坡,另一种是平面方形,顶做覆斗式四面坡,窟正中壁上都开一半圆大龛,龛内塑像大部分被毁。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石窟散落在半山腰,虽然它的知名度远远不及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却也让人不禁疑问,这些排列在半山绝壁上的石窟,是怎样修筑建造,怎样供信徒去膜拜的呢?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仞利天”,在须弥山之巅。佛经上讲,须弥山顶中央有释帝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天主人为帝释,它是诸神游戏之处。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古人凭借大胆的想象力,仿照天上的三十三天在马蹄寺开凿了人间的三十三天,第一次把人间天上联系起来,其含义是一个人只要积德行善,一辈子为人民做好事,就可以从人间的“三十三天”到达天上的三十三天,与诸神游戏,体现了中国人间的佛教思想。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界”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境界成佛,才能超脱三界之外,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亦居此界。天有六重,即"六欲天",一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际,四天王居于此,离人世最近。二是仞利天,在须弥山之巅,居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天主人为帝释。山顶上有座宫叫"善见",是帝释的住所。在中国寺庙里,帝释的形象多为少年帝王像,而且是男女相。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信教群众和从事佛教事业者,称马蹄寺为"卓玛让像“,即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若一生没来马蹄寺朝拜,会感到终身遗憾。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传说,普光寺的悬崖峭壁上曾有孔雀石自然形成的一尊绿像,石像形成的年月,夜里闪闪发光,被寺院学识精湛、德行高尚的堪布德古夏仲发现后,在夜深人静时,爬上悬崖,冒着生命危险把石像取了下来,请来高级雕塑师,雕成五寸高的孔雀石像。后泥塑一尊绿度母像,把自然形成的孔雀石像装进绿度母塑像腹中。多年以后,在普光寺北边的崖壁上有玛瑙石自然形成了一尊马头明王像装入马王塑像腹中,五层窟塔中藏有斩孽龙的七星智慧利剑。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石窟的下面,有一个月牙形的石洞,藏语称"加给尔志朋",即印度月牙洞,传说可西通佛国印度。这些古迹传说大大提高了普光寺的知名度,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朝山拜佛。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石窟的险、奇以及传说的灵验,激发了众多游客心中的攀登欲。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石窟的入口,仅能容纳一个人出入。步入其中,从外部看去的柔和之美立刻被一段漆黑陡峭的石阶代替了。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石窟中的石砌台阶百转千回,高低不一,有的地方竟要躬下身来爬行一样,摸着崖壁台阶攀登,其艰难程度,大大的超乎了攀爬者的想象。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艰难的攀登、到达顶窟对绿度母菩萨的膜拜、再到原路的返回,人们没有更多的话语。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洞窟是我游览过的最具特色的一处洞窟,攀爬的过程,就像是一种接受心灵洗礼的过程。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下山的路上,回首眺望,散落在半山腰的“三十三天”石窟,在雨雾青山的映衬下,仿佛散发着星星点点的光芒,犹如一颗颗掩藏在草原深处的宝石。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三十三天”是马蹄寺的一张名片,也是它重要的一个制高点。站在“三十三天”的最高层极目远眺:远处,是回环于马蹄山腰氤氲蒸腾的云雾;脚下,是郁郁葱葱茁壮生长的林木;身后,则是造型独特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千佛洞的钟声和南寺里低沉的诵经声伴着缭绕的雾气徐徐飘来,丝丝入耳,隐约可闻,让人恍若身临仙境、遨游太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这样与人类的悲悯智慧结合在祁连深处的马蹄寺。

三十三天石窟,张掖马蹄寺标志性建筑 <wbr>(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