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岳恒山,品摩崖石刻(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摩崖石刻2017年五一假期 |
分类: 那山、那水、那人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游北岳恒山,品摩崖石刻
(2017年五一假期山西浑源)
北岳恒山,不仅山美景秀,峭壁争险,怪石夺奇,也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石刻等名作。随处可见的摩崖石刻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石刻有的苍劲,有的娟秀,有的粗狂,有的细腻,有的几千年,有的几百年。有的是历代文豪所书,有的是朝廷官吏所作,更有得道方士抒怀。她们历经沧桑,包揽世事,实乃奇珍国粹。
T.163.(4-3)邮票上的恒山大字岭峭壁上"恒宗"二字,高达13米,面积有30平方米,为我国现存最大石刻楷体字。
刻于峭壁上的“恒宗”两字,远远望去,字体雄浑,遒劲刚健,此题词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是恒山石刻铭文中最具特色的两字。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
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地,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